飘墨诗社

标题: May眼看世界之唐人街 [打印本页]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7-29 21:49
标题: May眼看世界之唐人街
       在吃了几天英餐之后,我的胃就已经抗议了,于是,有一种强烈的想吃中餐的欲望。中餐馆在伦敦可以说是星罗棋布,无处不有。但是想有更多选择的话,还是要去唐人街,因为那里比较集中。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Chinatown),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聚居的地方。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开埠以来,唐人街一直是海外华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地,唐人街规模不断在壮大,为今天华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唐人街现在几乎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就像是一扇窗子,华人从这里传播着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外国人也通过它来看中国人和中国人的文化。对于外国人来说,唐人街是认识中国的第一步。像春节、饺子、筷子这些原本很民族的很中国的东西日渐走进了西方人的视野,唐装、旗袍成为他们购买的首选,功夫更是让他们痴迷。中华文化的基础是汉语和汉字。中华文化怎样才能够代代相传?是唐人街解决了这个难题。尽管唐人街居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坚持讲汉语,读中文,让他们的子女在家里说汉语。可以说,唐人街不仅仅是各国的华人聚居地和商业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落脚点,中华文化和民族传统在海外的保留地和生长点,更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

       伦敦的华人社区于18世纪在伦敦东区最先形成,后来逐渐西移并在市中心著名的索霍区(Soho)扎根。在过去的几年里,伦敦华人社区来自大陆的人口翻了一番多,现在有超过八万名华人生活在伦敦,超过全英华人的三分之一。伦敦的唐人街位于威斯敏斯特市的索霍区(Soho),其中主要有中国餐馆、中国商品店和纪念品店。当进入唐人街,街上空挂满中国大红灯笼和到处都是的中文招牌,所听都是汉语,所见的都十分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装饰,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就会突然升华:中国人就是了不起,能在别人的国土上建立起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attach]1408[/attach]
       唐人街上餐馆众多,川菜、粤菜、港式茶餐厅、北京炸酱面等等,八方口味齐全,甚至还有东北菜。英国人吃中餐如何选择,真是不得而知。中餐馆里,筷子的包装上,有使用说明,教外国人如何使用这两根细细的东西,把好吃的饭菜送到嘴里。经常看到有英国人来中餐馆吃饭,或独来独往,或三五成群,筷子都使得很娴熟,估计也是中餐馆的常客。看他们点菜很有意思,他们吃中餐也是有英国特色的中餐,经常吃的也是快餐,比如炒饭、炒面等,尤其是在中餐自助餐馆里。我们的同胞也很懂英国人的心理,把食物分成:前菜区、主菜区、甜点区和饮品区。而饮品是需要额外花钱的。英国人也很给力,落座后先喝上几大杯啤酒或碳酸饮料,然后才去选择其他食物,而且选的最多还是炸鱼、薯条、洋葱圈。把色香味俱全的传统美食翻译成具有内涵的名字也是个很大的问题,看菜谱,各种翻译,其实就是直译,不知道英国人是如何理解的。在英国人眼里,“宫保鸡丁”可能是最好吃的菜了,吃过几家中餐馆,看到他们就是这个点的最多。很多我们认为好吃的菜他们根本就不会去点,比如:鱼香肉丝、回锅肉等等。在英国人的眼里,中餐可能就是各种菜炒个肉,八大菜系简直要被虐哭了。甚至有人去中餐馆只为要一份薯条有木有!但即使是在唐人街,中餐馆美食与国内的比也是大打折扣。在伯明翰唐人街(比伦敦的规模小很多)有个中华美食,我在那吃过热干面,和在武汉吃的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诺丁汉市中心有一家Noodle Bar,那的炒面很好吃,因为厨师是东北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英国的超市里看到的食材也和国内的相差甚远,一样的土地,长着不一样的东西。同样的植物在不同的土地上长出来可能也不一样了,所谓橘生淮北则为枳。虽然中国制造已经遍布世界,但是还没见英国的超市里有中国进口食材,有人说“老干妈酱”在Tesco有售卖,但我并没有看到。伦敦也有很多中国超市,里面有东北的大米、山东的白面、生姜、干调等。只是用英国的蔬菜能做出真正的中国口味吗?我们传统的饮食文化能否真正渗透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唐人街作为海外中国文化的保留地,中西文化的交汇点能否经受住全球经济浪潮而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身份继续存在吗?一位在勃鲁克念书的留学生认为,唐人街不可能只是一个封闭的、与当地社会完全隔绝的小圈子,它必然要受到西方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而且,随着华侨华人在所在国的落地生根,唐人街也从开始的饮食业发展到今天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从社会文化的边缘移向主流,唐人街发生的种种变化都是十分自然的。与此同时,生活或是曾经生活在唐人街上的华侨华人们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唐人街的精神或是文化。这使得变化了的唐人街依然具有强烈的文化识别特质。李欧梵说,如何在文化交汇中保持住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色,才是关键问题。

       唐人街当初只是一个华人居住区的专有名称,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力的增强,唐人街也日益成为中国文明与民族文化的代名词。可以说唐人街的存在与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它对于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有着事关重要的作用。人都有一种文化归属感,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更是如此。他们学会了珍惜自己的文化,希望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精心的保持与保存,而唐人街就是保存华人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特性的重要阵地。唐人街的变化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足迹,从唐人街的发展、变迁可以看出华侨华人在求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所在国的繁荣作出贡献的点滴。中国在改变,世界也在改变,可以说,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那么,这样的变化会给唐人街带来什么?变化了的唐人街又会走向哪里?唐人街的人们会在变与不变之间作出怎样的坚守与选择?






作者: 风流剑侠    时间: 2015-7-29 22:56
吃向来是我喜欢的。有人说,在国外的很多中餐馆,外国人已经觉得很好吃了,但中国人一吃就会发觉跟国内是根本没法比的
作者: 清水芙蓉    时间: 2015-7-29 23:56
风流剑侠 发表于 2015-7-29 22:56
吃向来是我喜欢的。有人说,在国外的很多中餐馆,外国人已经觉得很好吃了,但中国人一吃就会发觉跟国内是根 ...

嗯,外国人吃的很清淡,所以味道重的中餐他们都无法欣赏,而且国外的中餐主要是西方化了的,爱吃中餐的老外其实并不爱吃中国最正宗的菜肴哦。
作者: 清水芙蓉    时间: 2015-7-30 00:00
伦敦的唐人街时刻有被英国人侵吞的可能,因为地皮的产权不是华人的,伦敦多数地皮产权都只属于某两个贵族人家,本来华人街华人店更多,前几年就已经被地主赶走了一批了哦
作者: 风流剑侠    时间: 2015-7-31 20:05
清水芙蓉 发表于 2015-7-29 23:56
嗯,外国人吃的很清淡,所以味道重的中餐他们都无法欣赏,而且国外的中餐主要是西方化了的,爱吃中餐的老 ...

总感觉外国的食物有些单调,还是中华美食丰富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7-31 22:41
清水芙蓉 发表于 2015-7-29 23:56
嗯,外国人吃的很清淡,所以味道重的中餐他们都无法欣赏,而且国外的中餐主要是西方化了的,爱吃中餐的老 ...

我觉得这个菜名的翻译也有很多问题,直译难以体现中餐精髓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7-31 22:45
清水芙蓉 发表于 2015-7-30 00:00
伦敦的唐人街时刻有被英国人侵吞的可能,因为地皮的产权不是华人的,伦敦多数地皮产权都只属于某两个贵族人 ...

据说那个房租已经涨的不像话了,但是英国人也摸透了华人做生意的习惯了,不愿意改变。所以,即使房租贵了许多也还是承受了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7-31 22:47
风流剑侠 发表于 2015-7-31 20:05
总感觉外国的食物有些单调,还是中华美食丰富

是啊,还是我们大中华的美食好吃~
作者: 东方耳    时间: 2015-8-1 10:44
清水芙蓉 发表于 2015-7-29 23:56
嗯,外国人吃的很清淡,所以味道重的中餐他们都无法欣赏,而且国外的中餐主要是西方化了的,爱吃中餐的老 ...

这个不适合在澳洲
作者: 东方耳    时间: 2015-8-1 10:45


流口水了
作者: 凌雪轻云    时间: 2015-8-3 08:32
凌寒姐,你去英国了吗
作者: 尼尔根    时间: 2015-8-4 15:27
凌雪轻云 发表于 2015-8-3 08:32
凌寒姐,你去英国了吗

她刚回来
作者: 尼尔根    时间: 2015-8-4 15:37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我也觉得,不能因为民族的而放弃世界的。
唐人街,需要融入当地主流价值,才能不断生存和发展。或者说,需要把本民族的文化精髓与当地的先进价值理念有效地整合起来,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发展,必然是淘汰落后,所以谁先前进了,谁就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先机。从这个角度上看,唐人街的发展,也许能为内陆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意义。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8-7 14:31
尼尔根 发表于 2015-8-4 15:37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我也觉得,不能因为民族的而放弃世界的。
唐人街,需要融入当地主流价值,才能不断 ...

事实如此,在当今这个大环境下,唐人街想要继续存留在别人的土地上,坚守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与当地文化融合,才能发展壮大。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8-7 14:33
我在伯明翰的唐人街还看到了一家“鹏飞包子铺”,还买了两个,1.5磅一个。加上一杯喜洋洋豆奶,算是一个套餐,共5磅。@尼尔根
作者: 清水芙蓉    时间: 2015-8-7 15:53
伯明翰的人很好啊,偶的堂姐去那里深造,离开前被邻居家的陌生看夫妻请客吃饭,妈呀,这种热情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哦!
作者: 清水芙蓉    时间: 2015-8-7 15:57
偶看啊,别总想发展啊发展,差不多就行了,当然了,光看守住自己的一块地皮的确不够的,还可以实行的策略很多的哦,往军事和外交和公关的手段策略上想就是了,觉得那些人只会做生意,其实笨蛋的很!呵呵
作者: 慕容晨陌    时间: 2015-8-7 23:12
清水芙蓉 发表于 2015-8-7 15:53
伯明翰的人很好啊,偶的堂姐去那里深造,离开前被邻居家的陌生看夫妻请客吃饭,妈呀,这种热情在全世界也是 ...

你和凌寒姐真有钱,游世界,吾宅在家,乃不是我的本性,我哭我哭。
作者: 西城子    时间: 2015-8-10 02:11
七分形象, 三分入木. 欣赏美文美食.
作者: 清水芙蓉    时间: 2015-8-10 06:39
慕容晨陌 发表于 2015-8-7 23:12
你和凌寒姐真有钱,游世界,吾宅在家,乃不是我的本性,我哭我哭。

等你有钱也能游世界,你若是名人还会被邀请,做企业家或者甚至为大公司但国外出差也可以,还有住外的记者,你那么年轻啊,总有机会的,着急什么,偶们都是一把年纪的了才达到这地步的哦,呵呵
作者: 尼尔根    时间: 2015-8-10 08:23
凌寒 发表于 2015-8-7 14:33
我在伯明翰的唐人街还看到了一家“鹏飞包子铺”,还买了两个,1.5磅一个。加上一杯喜洋洋豆奶,算是一个套 ...

呵呵,鹏飞漂洋过海啦!明天我去开个“鹏飞水吧”!
作者: 尼尔根    时间: 2015-8-10 08:33
慕容晨陌 发表于 2015-8-7 23:12
你和凌寒姐真有钱,游世界,吾宅在家,乃不是我的本性,我哭我哭。

呵呵,可以先从近处走起嘛!每年拿个一两千块钱,去一个不太远的地方,三五个人也好,一个人也好,不用跟团,自己慢慢地玩,慢慢地品味......几年下来,心里就有个小世界了。

作者: 尼尔根    时间: 2015-8-10 08:34
凌寒 发表于 2015-8-7 14:31
事实如此,在当今这个大环境下,唐人街想要继续存留在别人的土地上,坚守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与当地文 ...

向前,向前......
作者: 尼尔根    时间: 2015-8-10 08:36
慕容晨陌 发表于 2015-8-7 23:12
你和凌寒姐真有钱,游世界,吾宅在家,乃不是我的本性,我哭我哭。

还有,你把某一种东西(比如诗词、武术、乐器、古英语、某个民族、某种动物.....)弄到精通的程度,就满世界都邀请你啦......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8-10 14:16
凌雪轻云 发表于 2015-8-3 08:32
凌寒姐,你去英国了吗

是啊,去英国了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8-10 14:22
慕容晨陌 发表于 2015-8-7 23:12
你和凌寒姐真有钱,游世界,吾宅在家,乃不是我的本性,我哭我哭。

你还小呢,将来你也会环游世界。就像芙蓉说的,我们都老了才赚了这么点钱,在金钱和青春之间我会义无返顾的选择青春,因为钱花没了可以再赚,青春却是一去不复返!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8-10 14:23
尼尔根 发表于 2015-8-10 08:34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8-10 14:24
西城子 发表于 2015-8-10 02:11
七分形象, 三分入木. 欣赏美文美食.

谢西城君,您在这方面肯定比我的感触多,感受深刻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8-10 14:26
尼尔根 发表于 2015-8-10 08:23
呵呵,鹏飞漂洋过海啦!明天我去开个“鹏飞水吧”!

我看行啊,照你这么灌下去,大不列颠就快被淹了
作者: 尼尔根    时间: 2015-8-11 16:03
凌寒 发表于 2015-8-10 14:26
我看行啊,照你这么灌下去,大不列颠就快被淹了

有方舟嘛




欢迎光临 飘墨诗社 (http://www.piaom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