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标题: 粤语小课堂 扎炮 [打印本页]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24-10-29 22:30
标题: 粤语小课堂 扎炮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流行词汇,这些词汇在经过上百年历史沉淀之后,有的仍在使用,而有的则已经淘汰了,如果到了今天仍有其位置的,说明背后都是有故事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好多原来本意的东西,已经衍生出了别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老一辈很常用的一个词——扎炮。

扎炮【zaat3 paau3】

虽然说,今天还有50%左右的广东人,清楚明白“扎炮”是挨饿的意思。但这是其衍生意,至于其本意,则是多数人并不知道的。所谓“扎炮”,原本就是单纯的扎炮仗,是炮仗制造当中的一个工序,与现在的解释挨饿,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那么后来,它是怎样与挨饿扯上关系的呢?这一切与过年有关。

俗话说:富人过年,穷人过关。讲的就是旧时过年前后,有钱人与穷人截然不同的境况。有钱人在过年时,灯红酒绿,大宴宾客;穷人在过年时,非但不敢张扬,还得要想方设法隐匿自身,以逃避拖延各种债务。所以,无论南北,过年如过关,“年关”的叫法就是这么来的。

然而有一个习惯,则是无论富人穷人,在旧时过年的时候,都是一定会做的,那就是放炮仗。作为中华传统习俗,过年放炮仗有辞旧迎新的意味,所以彼此都会很看重。一般地,炮仗为易燃易爆物,所以不可能是自家制造,肯定都是交由专门的工匠,以及大型的工场进行加工。

而在炮仗工场工作的工人,本身肯定亦是穷苦人。平日淡季,工资收入只够基本维持最低生活所需,想要有结余是很难的,所以,工人们都非常看重每年年底的旺季,水涨船高,在每年的年底,因为销售的畅旺,工人们都会得到较为丰厚的收益。

但这并不完全是绝对,一旦遇上大灾或是动荡之年,炮仗工场的工人们的愿望就要落空。这阵时,从事“扎炮”工序的工人们,就很形象地把“扎炮”这个动作,与扎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形式,有机联系起来。由此,“扎炮”一说,在有意无意之间,就成为挨饿的代名词,并在社会上广泛地传播开来。

时至今天,虽然说旧时代那种“扎炮”的日子,已经离现在的人都相对较远,只要有个工作的,满足个人温饱不是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下就没有人“扎炮”,而且有的人,甚至还以此为荣,看看那些,总想着单凭吃水果不吃主食就能让身体苗条的年轻减肥者,就是这类典型:

例:想要身材Fit,单纯“扎炮”唔得嘅,长久落莅会搞坏米柜,引起好多问题。

译:减肥要讲究科学,单纯的节食,效果差,长此以往会损害健康,引起好多问题。
作者: 成都苏刚    时间: 2024-11-4 08:07
左神。跟年东莞客亚差,嘿多言工扎炮啦。         早上好。今年东莞好多企业效益差,很多员工就要失业挨饿了。
作者: 成都苏刚    时间: 2024-11-4 08:08
成都苏刚 发表于 2024-11-4 08:07
左神。跟年东莞客亚差,嘿多言工扎炮啦。         早上好。今年东莞好多企业效益差,很多员工就要失业挨饿 ...

哎呀,我的白话,几乎忘完了。
作者: 成都苏刚    时间: 2024-11-4 08:13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公众号说。普通话便于大家交流。但各地的方言也是文化的传承。在学校,在公众场合讲普通话,在家就讲方言。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24-11-18 00:05
成都苏刚 发表于 2024-11-4 08:07
左神。跟年东莞客亚差,嘿多言工扎炮啦。         早上好。今年东莞好多企业效益差,很多员工就要失业挨饿 ...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24-11-18 00:17
本帖最后由 飞来雁 于 2024-11-18 00:18 编辑
成都苏刚 发表于 2024-11-4 08:13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公众号说。普通话便于大家交流。但各地的方言也是文化的传承。在学校,在公众场合讲普通话 ...


讲普通话,不是只讲普通话,只能讲普通话,这个必须要注意,但是某些领导,却将推普当成了圣旨,以推普之名行打压之实。找遍了世界历史,都没有找到哪个国家,因为要推广某一语言而将自己的母语给废掉的,而我国却做到了。说真,这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而是我们自己悲哀。拯救各地方语言文化,比拯救挖掘历史深层来得更重要。

之前网络不稳定,总是登陆不了。现在能总算进来了。
作者: 成都苏刚    时间: 2024-11-18 08:37
飞来雁 发表于 2024-11-18 00:17
讲普通话,不是只讲普通话,只能讲普通话,这个必须要注意,但是某些领导,却将推普当成了圣旨,以推普 ...

赞同你的观点。               我们四川话还属于北方话的一个分支吧。和白话,客家话不属于一个区域范畴。

就是我现在住的地方就是以前客家人的地域。他们讲话我们是听不懂的。龙泉驿区的洛带古镇就是客家人的地盘。我们叫他们土广东。




欢迎光临 飘墨诗社 (http://www.piaom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