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他山之石] 诗人的泛滥:只为名心鉥肺肝  原创  少白轩

[复制链接]

2万

金钱

55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349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26 12:1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人的泛滥:只为名心鉥肺肝  原创  少白轩

近日刻诗集者又十数家,翻阅之余,戏题一律
【清】赵翼

只为名心鉥肺肝,纷纷梨枣竞雕刊①。岂知同在恒沙数②,谁独难回大海澜?后代时逾前代久,今人传比古人难。如何三寸鸡毛笔,便作擎天柱地看。

①古人刻书多用梨木枣木。这里指诗集付印。

②恒河沙数,指多到无法计算。这里是讽刺当时的诗人们太过热衷追名逐利的现象,刻印诗集者不可胜计。但有几人能够真正经得起历史长河的洗涤沉淀呢?

赵翼所在的乾隆、嘉庆年间,诗人的泛滥似乎成为了空前的现象。

从乾隆皇帝数以万计的御笔,到达官贵人的「风雅唱和」,以至民间的贩夫走卒皆能为诗,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诗人似乎都没有清朝中叶来得广泛与密集。可以说,诗人的数量以及诗词的创作数量,在乾嘉年间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但是诗歌的繁盛是否以数目的多寡为衡量标准呢?对此,「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赵翼提出了他的疑问。

赵翼(1727—1814),字耘松,一作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殿试第三,授编修,历广西镇安知府,官至贵西道。曾佐两广总督李侍尧幕。晚主讲安定书院。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精通史学。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

赵翼(瓯北)对待诗歌的发展有着格外清晰而冷彻的理解。我们熟知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正是他的经典之作。

这是因为他兼具着史学家与大诗人的双重身份。史学家洞穿古今的目光,移之于诗,就立时生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面对乾、嘉年间诗人们纷纷刻集的现象,赵瓯北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

「岂知同在恒沙数,谁独难回大海澜?」

历代诗人珠玉在前,清代诗人们时常感觉到好诗已被前人写尽。因此,诗人们想要「各领风骚」,就必须要审慎对待自己的作品,要知道,各领风骚的从来不会是附庸风雅之徒。诗的可传与否,也绝不取决于其数量。

古人流传至今的作品,已然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大浪淘沙,偶然获宝。今人则更需苦心孤诣,才可能在诗史上拥有一席之地。追名逐利者、附庸风雅者,虽能付之雕版,然其果然可传否?其诗虽千万而何益?

对此,龚咏樵《蒧园诗话》中的一则对诗的「可传与否」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见《清诗纪事》引):

「唐以前诗文集,今存者百仅一耳。宋元则多矣。自明洎今,更汗牛充栋,已苦其繁。近人刻集复怀铅握椠,芒芒不绝,究之能传者几人?」

众人唯唯,不若一夫谔谔。面对乾嘉年间诗的空前「鼎盛」,赵翼的这首作品无疑敲响了一声洞彻古今的警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91

金钱

10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876
沙发
发表于 2022-4-26 15:04: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金钱

55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3495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4-26 18:02:47 | 只看该作者

少白轩,年轻有为,言之有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服务支持:DZ动力|飘墨诗词论坛  

GMT+8, 2024-6-16 00:50 , Processed in 0.1188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