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诗词赏析] 欧德绪诗话:也说李白的“马屁诗”

[复制链接]

3127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4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18:4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说李白的“马屁诗”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这是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有教授称之为“漂亮的马屁诗”:
“是李白诗歌中的另类作品,是典型拍马屁的命题诗 ——写杨贵妃,不过他拍得不讨人厌。从中可以看到他诗歌的另一种格调,也可以看到他为人的另一种风貌。”⑴

将教授的观点换个说法,那就是——“拍马屁”,既不是李白诗歌的格调,也不是他为人的风貌;但是,这三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白,或者说看到了李白的另一面。

李白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被征召入宫的。入宫前,他的《乌栖曲》得到贺知章的叹赏:“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⑵

这首诗写吴王夫差迷恋于西施的美貌,在宫中彻夜寻欢作乐,借古讽今的意味当是不言而喻。这样的李白会不会入宫后就大变样呢?笔者以为,应该不会。若李白果然拍上了马屁,那怎么会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就被赐金放归呢?

这《清平调词三首》应该合在一起读。《千家诗》只选入第一首,那是以虚写的手法,巧妙地写出贵妃如天仙之美,确实是高明地拍了马屁。《唐诗三百首》完整地选入三首,而诗人的别样用心正体现于第二首的两处用典中。

“云雨巫山枉断肠”,用了楚襄王梦中与神女交合的典故。用此典是说,楚王梦中与神女相会,梦醒便成断肠事。而今皇上跟来自“群玉山头”、“瑶台月下”的美人天天在一起,胜于楚王多矣。

“可怜飞燕倚新妆”,用了汉成帝宠赵飞燕之典。用此典,意在说明赵飞燕虽然貌美善舞,得宠于汉成帝,但她依赖新衣打扮,而杨贵妃天然美貌,不用打扮也能胜过赵飞燕。

如果李白用这两个典故就只为表达这样的意思,那么,这三首诗毫无疑问就是马屁诗,拍得皇帝与贵妃非常开心的马屁诗。

但是,诗歌中常见的典故,本身就是“一个多义的符号和可以多元解读的文本”。⑶用楚王的典故,可以有君王与神女交合能令天下风调雨顺之意,也可以有刺君王迷于云雨、不重国事的意味。中唐诗人薛涛《谒巫山庙》有句:“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似哭襄王。朝朝暮暮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讽谏之意写得非常明了。而赵飞燕的典故,除赞其善舞美貌外,更多的是把她看作淫惑帝王的一个代表性人物。班固《汉书》有云:“飞燕之妖,祸成厥妹。”李白《相和歌辞·怨歌行》有句:“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辽朝萧观音《怀古》有句:“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赵飞燕美而成妖、成祸,当是这个典故应有之义。因此,李白用这两个典故,是不是隐含着讽谏的意味,正是不可不细察之处。

清代学者王琦认为这三首诗无涉讽喻:“《清平调》是奉诏而作……乃敢以宫闱暗昧之事,君上所讳言者而微辞隐喻之,将蕲君知之耶,亦不蕲君知之耶?如其不知,言亦何益。如其知之,是批龙之逆鳞而履虎尾也。非至愚极妄之人,当不为此。”⑷

王琦之说,只是立足于常情常理的分析,没有顾及典故的多义性特点。他认为像李白这样的聪明人,绝不会在皇帝与贵妃同赏牡丹、诏令写新乐辞助兴时,美中含刺,扫帝王之兴而自找麻烦。换言之,在皇帝与贵妃面前,李白就是聪明地拍了下马屁,展现了他的另一面。

对王琦之说,有两点可以质疑。其一、到底有没有“美中有刺”的意味?有多种诗话都提到,高力士因为有在朝堂上帮李白脱靴之耻,所以在贵妃面前中伤李白,说李白:“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也。”——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能得宠于帝王,那是靠媚惑上位。贵妃听了深以为然。⑸撇开高力士的恶意,他确实是读出了赵飞燕典故的多种含义,而且也得到了杨贵妃的认同。对当事人都认同的意味,能说一点都没有么?其二,即便皇帝与贵妃一时都没觉察美中有刺,也不能排除诗中隐含讽谏之意。就如同韩翃的《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诗评家大都认为是讽刺皇帝宠信太监的——寒食节禁火,但被宠信的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⑹这种类似春秋笔法的讽刺,唐德宗一点也没觉察,只是将其作为颂扬皇家气象的好诗来读,还给韩翃升了官。⑺因此,要说李白聪明,那就是“美中带刺”,“刺”得不露声色——或者蒙过了当事人,或者被觉察也难以指实。

再回到开头戴教授“漂亮的马屁诗”之说,笔者以为,即便作“马屁”看,那也是隐含着别样滋味的“马屁”,而不是漂不漂亮的问题。对于决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曲意奉迎、真拍马屁的事应该是做不来的。

注释:
⑴戴建业著:《戴老师魔性诗词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
⑵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事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4页。
⑶李有光著:《中国诗学多元解释思想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91页。
⑷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2011年,第267页。
⑸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第597页。
⑹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围炉诗话》,1983,第498页。
⑺同⑵,第8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金钱

1701

贡献

50

威望

管理员

Rank: 3

积分
48186

飘墨劲旅

沙发
发表于 2022-7-10 21:31:11 | 只看该作者
真拍还是假拍,只有李白自己知道了

点评

对啊,让后人随便评说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1 1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7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45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7-11 18:22:47 | 只看该作者
凌寒 发表于 2022-7-10 21:31
真拍还是假拍,只有李白自己知道了

对啊,让后人随便评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服务支持:DZ动力|飘墨诗词论坛  

GMT+8, 2024-6-18 20:56 , Processed in 0.11359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