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耕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诗词理论] 资料(不断添加中,请勿跟帖)

[复制链接]

1万

金钱

1351

贡献

1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335

飘墨劲旅

91#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08:03:21 | 只看该作者
(3)曹贞吉  字升六。安邱人。顺致十七年举人,官礼部员外郎。有《珂雪词》二卷。
水龙吟•白莲


平湖烟水微茫,个人仿佛横塘住。碧云乍起,羽衣初试,靓妆楚楚。露下三更,月明千里,悄无寻处。想芦花苹叶,空濛一色,迷玉井峰头路。



莫是苎罗未嫁,曳明珰、若耶归去。游仙梦杳,瑶天笙鹤,凌波微步。宿鹭飞来,依稀难认,风吹一缕。泛木兰舟小,轻绡掩映,问谁家女?




    浙派喜咏物,征故实,为后人操戈之地在此。升六固不居此例,然如《龙涎香》、《白莲》、《莼》、《蝉》等篇,嘉道以后,词家率喜学步,而所作未必工也。余故谓律不可不细,咏物题可不作。至于借守律之严,恕临文之拙,吾不愿士夫效之。清初诸老,惟珂雪最为大雅 ,才力虽不逮朱、陈,而取径则正大也。其词大抵风华掩映,寄托遥深,古调之中,纬以新意,盖其天分于此事独近耳。至咏物诸作,为陈迦陵推挹者,吾甚无取也。
(4)吴绮  字薗次。江都人。由选贡生官湖州知府,有《艺香词》。
钗头凤•冬闺


灯花滴,炉香熄,屏风静掩遥山碧。箫难弄,衾长空。五更帘幕,月和霜重。冻、冻、冻。

闲寻觅,无消息,泪痕冰惹红绵湿。愁难送,情还种。巫云昨夜,同骑双凤。梦、梦、梦。




    小令学《花间》,长调学苏、辛,清初词家通例也。然能情语者,未必工壮语,薗次则两者皆工。故竹垞论其词,谓选调寓声,各有旨趣,其和平雅丽处,绝似西麓,亦非溢美。余读其《满江红•醉吟》有“髀肉晚销燕市马,乡心秋冷扬州鹤 。”又云:“海上文章苏玉局,人间游戏东方朔。”出语又近迦陵。盖薗次与迦陵为异姓昆季,是以词境有相同处。
(5)顾贞观  字华峰,号梁汾。无锡人。康熙五年举人,官国史院典籍。有《弹指词》。
双双燕•用史邦卿韵



单衣小立,正秋雨槐花,鬓丝吹冷。屏山几曲,犹忆画眉人并。残叶暗飘金井,问燕子、归期未定。伤心社日辞巢,不是隔年双影。



碧甃,生怜苔润。伴欲折垂条,越加轻俊。为他萦系,絮语一帘烟暝。容易雕梁站稳,待二十四番风信。重来唤取疏狂,半刻玉肩偷凭。




    梁汾词,以《金缕曲》二首寄汉槎为最著。词云:“季子平安否?便归来、生平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择人应见惯,料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亦然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薄命,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兄怀袖。”次章云:“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夙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二词纯以性情结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 叮咛告语,无一字不从肺腑流出。此华峰之胜处也。惟不悟沉郁之致,终非上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1351

贡献

1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335

飘墨劲旅

92#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08:06:31 | 只看该作者
(6)彭孙遹  字骏孙,号羡门。海盐人。康熙十八年鸿博第一,历官至吏部侍郎。有《延露词》三卷。
绮罗香•春尽日有寄
     

翠远浮空,红残欲滴,帘掩青山无数。旧事难寻,春色半归尘土。扑蝶会、如梦光阴,砑花笺、相思图谱。怪东风、不为春愁,凝眸又见碧云暮。


年来沦落已惯,任一身长是,飘零吴楚。珠泪缄题,恨字分明寄与。想南楼、柳絮飞时,是玉人、夜来凭处。应望断、远水归帆,濛濛江上雨。



清初诸家,羡门较为深厚。严绳孙云:“羡门惊才绝艳,长调数十阕,固堪独步江左。至其小词啼香怨粉,怯月凄花,不减南唐风格。”此朋友标榜之语,原非定论。余谓羡门长调小令,咸有可观 ,惟不能沉着,故仍以聪明见长,盖力量未足,不得不以巧胜也。《忆王孙•寒食》、《苏暮遮•娄江寄家信》等篇,颇得北宋人遗韵。
7)陈维崧  字其年。宜兴人。康熙十八年,举鸿博,授检讨。有《迦陵词》三十卷。
江南春•和倪云林韵


风光三月连樱笋,美人踌躇白日静。小楼空翠飐东风,不见其余见衫影。无端料峭春闺冷,忽忆青骢别乡井。长将妾泪黦红巾,愿作征夫车畔尘。

人归迟,春去急,雨丝满院流光湿。锦书远道嗟奚及,坐守吴山一春碧。何日功成还马邑,双倚琵琶花树立。夕阳飞絮化为萍,揽之不得徒营营。


    清初词家,断以迦陵为巨擘。曹秋岳云:“其年与锡鬯,并负轶世才,同举博学鸿词,交又最深。其为词,亦工力悉敌,乌帽载酒,一时未易轩轾也。”后人每好扬朱而抑陈,以为竹垞独得南宋真脉,盖亦偏激之论。世之所以抑陈者,不过诋其粗豪耳 。而迦陵不独工于壮语也。《丁香•竹菇》、《齐天乐•辽后妆楼》、《过秦楼•疏香阁》、《愁春未醒•春晓》、《月华清》诸阕,婉丽娴雅,何亚竹垞乎?即以壮语论之,其气魄之壮,古今殆无敌手。《满江红》、《金缕曲》多至百余首,自来词家有此雄伟否 ?虽其间不无粗率处,而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即苏、辛复生,犹将视为畏友也。短调《点绛唇》云:“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醉太平》云:“估船运租,江楼醉呼 。西风流落丹徒,想刘家寄奴。”《好事近》云:“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话到英雄末路,忽凉风索索。”平叙中峰峦叠起,力量最雄,非余子所能及也。长调《满江红》诸曲,纵笔所之,无不雄大。如“生子何须李亚子,少年当学王昙首 。”(为陈九之字题扇)又“被酒我思张子布,临江不见甘兴霸。”《汴京怀古樊楼》一章下半云:“风月不须愁,变换江山,到处堪歌舞。恰西湖甲第又连天,申王府。”此类皆极苍凉,又极雄丽 ,而老辣处几驾稼轩而上之。其年真人杰哉!至如《月华清》后半云:“如今光景难寻,似晴丝偏脆,水烟终化。碧浪朱阑,愁杀隔江如画。将半帙南国香词,做一夕西窗闲话 。吟写,被泪痕占满,银笺桃帕。”《沁园春•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后半云:“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 馀生。”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矣。

(8)性德  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有《饮水词》三卷。
一丛花•咏并蒂莲

阑珊玉珮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容若小令,凄惋不可卒读,顾梁汾、陈其年皆低首交称之。究其所诣,洵足追美南唐二主。清初小令之工,无有过于容若者矣。同时佟世南有《东白堂词》,较容若略逊 ,而意境之深厚,措词之显豁,亦可与容若相勒。然如《临江仙•寒柳》、《天仙子•渌水亭秋夜》、《酒泉子•荼蘼谢后作》非容若不能作也。又《菩萨蛮》云:“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凄惋闲丽,较“驿桥春雨”更进一层。或谓容若是李煜转生,殆专论其词也。承平宿卫,又得通儒为师,搜辑旧籍,刊布艺林,其志尚自足千古,岂独琢词之工已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1351

贡献

1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335

飘墨劲旅

93#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08:12:09 | 只看该作者
9)朱彝尊  字锡鬯,号竹垞。秀水人。康熙十八年,以布衣召试鸿博,授检讨。有《江湖载酒集》三卷,《静志居琴趣》一卷,《茶烟阁体物集》二卷,《蕃锦集》一卷。
解珮令•自题词集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竹垞诸作,《载酒集》洒落有致;《茶烟阁》组织甚工;《蕃锦集》运用成语,别具匠心,皆无甚大过人处。惟《静志居琴趣》一卷,尽扫陈言,独出机杼。艳词有此,不独晏 、欧所不能,即李后主、牛松卿亦未易过之。生香真色,得未曾有,其前后次序,略可意会,不必穿凿求之也。余尝谓竹垞自比玉田,故词多浏亮,惟秦七与黄九,不可相提并论。秦之工处,北宋殆无与抗,非黄九所能望其肩背。竹垞不学秦而学玉田,盖独标南宋之帜 耳。然而竹垞托体之不能高,即坐此病,知音者当以余言为然也。今人慑于陈、朱之名,以为国朝冠冕,不知陈、朱虽足弁冕一朝,究其所诣,尚未绝伦。有志于古者,当宜取法乎上也。

(10)李良年  字符曾。秀水人。康熙十八年举鸿博。有《秋锦山房词》二卷。
疏影•黄梅



岁阑记否?著浅檀宫样,初染庭树。懒趁群芳,雪后春前,年年点缀寒圃。横斜月淡蜂黄影,长只傍、短垣低护。倚茜裙、欲撚苔枝,冻鸟一双飞去。



依约荷圆磬小,翦来越镜里,先映眉妩。蓓蕾匀拈,细搅银丝,钗冷玉鱼偏处。还愁羯鼓催无力,沸蟹眼、胆瓶新注。正暖香、梦惹江南,忘了陇头人苦。




    秋锦论词,必尽扫蹊径。尝谓南宋词人,梦窗之密,玉田之疏,必兼之乃工。斯言最确。然秋锦自作诸词,不能践此言也。梦窗固密,惟有灵气往来。玉田固疏,而其沉着处,虽白石亦且不及。浙词专学玉田之疏,于是打油腔格 ,摇笔即来。如“别有一般天气”、“禁得天涯羁旅”等语,一时词稿中,几几触目皆是。又好用书卷。“秋锦催雪”之《红梅》用《比红儿诗》,必注明罗虬。《解连环•送孙以恺使朝鲜》用 《雌图别叙》,又须注明《孝经纬》。不知词之佳处,不必以书卷见长,搬运类书,最无益于词境也。符曾所作,纯疵互见。如《好事近》云:“五十五船旧事,听白头人语 。”《高阳台》云:“一笛东风,斜阳淡压荒烟。”《踏莎行》云:“游人休吊六朝春,百年中自有伤心处。”胜国之感,妙于淡处描写,味隽意长,似非竹垞所能到者。
(11)李符  字分虎,一字耕客。嘉兴人。布衣。有《耒边词》二卷。
齐天乐•苕南道中


野塘水漫孤城路,晓来载诗移槛。柳恽汀荒,邱迟宅坏,急雨鸣蓑千点。绿芜如染,映翠藻参差,鹈鹕能占。沽酒何村,花明独树小桥店。



昔游如昨日耳,记深深院宇,罗绮春艳。妆阁悬蛛,舞衫化蝶,满目繁华都减。湿云乍敛,露浮玉遥峰,相看无厌。渔唱沧浪,荻根灯又闪。




    竹垞论分虎词云:“分虎游屐所向,南朔万里,词帙繁富,殆善学北宋者。顷复示我近稿,益精研于南宋诸名家词,乃变而愈上矣。”斯言也,盖即为自己张旗鼓也。是时长调词学南宋者不多,分虎与竹垞同旨,宜其水乳交融矣。案南宋词 ,格律居音先,而《齐天乐》四处去上,分虎竟未能遵守,是词律亦有舛误也。惟集中佳句颇多,赋物体亦有弦外意,较秋锦诚不愧弟兄耳。如《何满子•经阮司马故宅》云:“惨澹君王去国,风流司马无家。歌扇舞衣行乐地,只 馀衰柳栖鸦。赢得名传乐部,春灯燕子桃花。”《疏影•帆影》云:“忽遮红日江楼暗,只认是凉云飞度。待翠娥帘底凭看,已过几重烟浦。”《钓船笛》云:“曾去钓江湖,腥浪 黏天无际。浅岸平沙自好,算无如乡里。从今只住鸭儿边,远或泛苔水。三十六陂秋到,宿万荷花里。”此等随手挥洒,别具天然风骨。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1351

贡献

1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335

飘墨劲旅

94#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08:13:53 | 只看该作者

(12)厉鹗  字太鸿。钱唐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乾隆元年荐举鸿博。有《樊榭山房词》二卷,续集二卷。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几处催发。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桐飙又接,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阴虫还更切切,玉窗挑锦卷,惊响檐铁。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微吟渐怯,讶篱豆花开,雨筛时节。独自开门,漫庭都是月。




    清朝词人,樊榭可谓超然独绝者矣。论者谓其词沐浴白石、梅溪,洵是至言。大抵其年、锡鬯、太鸿三人,负其才力,皆欲于宋贤外别树一帜,而窈曲幽深,当以为樊榭为最。学者循是以求深厚,则去姜 、史不远矣。集中佳处,指不胜缕。如《国香慢•素兰》云:“月中何限怨?念王孙草绿,孤负空香。冰丝初弄清夜,应诉悲凉。玉斫相思一点,算除是连理唐昌。闲阶澹成梦,白凤梳翎,写影云窗。”声调清越,是其本色,亦是其所长。又《百字令》云:“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拏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无一字不清俊。下云“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炼字炼句,归于纯雅,此境亦未易到。至于造句之工,亦雅近乐笑翁,世有陆辅之,定录入词眼也。如《齐天乐》云:“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高阳台》云:“秘翠分峰,凝花出土。”《忆旧游》云:“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翦秋眉。”又云:“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凭高一声弹指,天地入斜晖。”诸如此类,是樊榭独到处。

(13)江炳炎  字研南。钱唐人。有《琢春词》。江昱、江昉附。
垂杨•柳影



轻寒乍暖,算翠阴占地,昼闲庭院。欲折偏难,巧莺空送声千啭。休嫌云暗章台畔,怕纤雨、楚腰吹断。正依稀、低映江潭,共夕阳飘乱。


辛苦长亭夜半,是摇漾瘦魂,兔华初满。误了闺人,也曾描出春前怨。还教学缀修蛾浅,但漠漠、如烟一片。秋来待写疏痕,愁又远。




    研南在清代不甚显,然学南宋处,颇有一二神解,与宾谷音趣相同。宾谷得南宋之意趣,研南得南宋之神理,若橙里则句琢字炼,归于纯雅,惟不能深厚,此三江词之工力,皆不能到沉郁地步也。清朝词家多犯此病,故骤览之,居然姜 、史复生,深求之,皆姜、史之糟粕而已。


(14)王策  字汉舒。太仓人。诸生。有《香雪词钞》二卷。时翔附。
薄倖•秋槎题余香雪词,似有宋玉之疑,赋此奉答。



心花落艳,似寂寞、枯禅退院。便吟出、晓风残月,那是兰陵真面。只钧天、一梦消魂,颜凭泪洗肠轮转。叹雨絮前缘,霜兰现业,负尽三生恩眷。



却是诗因墨果,休猜做、世间情恋。况天荒地老,名闻影隔,东风不认楼中燕。秋坟露溅,倘知音怜我,客嘲肯制招魂唤。装来玳瑁,留抵返生香片。




    太仓诸王,皆工词翰,汉舒尤为杰出,惜其享年不永,未尽所长,其笔分固甚高也。作词贵在悲郁中见忠厚,若悲怨而激烈,则其人非穷则夭。汉舒《念奴娇•秋思》一首,颇有衰飒气象。如“浮生皆梦,可怜此梦偏恶 。”又云“看取西去斜阳,也如客意,不肯多耽搁。”皆悲惨语耳。卒至早夭。言为心声,便成词谶矣。汉舒外惟小山为佳。小山工绮语,才不高而情胜,措语亦自婉雅,无绮罗恶态。如“病容扶起淡黄时 。”又云:“燕子寻人巷口,斜阳记不真。”又云:“一双红豆寄相思,远帆点点春江路。”又云:“灯微屏背影,泪暗枕流痕。”皆措词凄惋,晏、欧之流亚也。

(15)史位谦  字位存。宜兴人。诸生。有《小眠斋词》四卷。
双双燕•过红桥怀立甫



春愁易满,记红到樱桃,乍逢欢侣。几番携手,醉里听残杜宇。曾向花源问渡,是水国风光多处。可应酒滞香留,不记江南春雨。



南浦,清阴如故。谁料得春来,暗添凄楚。月蓬烟櫂,载了冷吟人去。可惜千条弱柳,更难系、轻帆频住。如今绿遍桥头,尽作情丝恨缕。




    清词中其年雄丽,竹垞清丽,樊榭幽丽,位存则雅丽,皆一代艳才,位存稍得其正而已。如“团扇先秋生薄怨,小池风不断。”神似温、韦语,然非心中有怨情,亦不能如此沉挚。他词如《采桑子》云:“泪滴寒花,渐渐逢人说鬓华 。”《满江红》云:“更不推辞花下酒,最难消受黄昏雨。”非天才学力兼到者不能。同时如朱云翔、吴荀叔、朱秋潭、汪对琴诸君,皆以词名东南,然概不如位存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1351

贡献

1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335

飘墨劲旅

9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08:16:04 | 只看该作者
(16)任曾贻  字淡存。荆溪人。诸生。有《矜秋阁词》一卷。
百字令•立春前一日寄怀储文滆津



短蓬听雨,共江干秋晚,几番潮汐。不道烟帆分别浦,一水迢迢长隔。貰酒当垆,敲诗午夜,弹指成今昔。双鱼何处,飘摇尺素难觅。


又是雪霁明窗,炉温小阁,残腊余今夕。想到南枝初破蕊,一点新春消息。稳卧湖林,鬓丝无恙,肯便闲吟笔。甚时花底,玉尊同醉春碧。




    储长源云:“淡存词删削靡曼,独存性灵,于宋人不沾沾袭其面貌,而能吸其神髓,一语之工,令人寻味无穷。”余按淡存与位存、遂佺,(朱云翔,字遂佺。元和人 。有《蝶梦词》。)工力相等。《矜秋》一集,卓有声誉,而律以沉着两字,尚未能到,一览便知清人之词,然其用力亦勤矣。宜兴多彦,二史、储、任皆负清才,承红友之律,而能以研丽语出之。至周介存,遂独辟奥窍,自抒伟论 ,其于阳湖,洵可揖让坛坫,不得以附庸目之也。淡存他作如《临江仙》云:“砧声今夜月,灯影昔年情。”《高阳台》云:“何因得似红襟燕,认朱楼飞入伊家。”《西子妆》云:“相思一点落谁家 ?叹匆匆、欲留难住。”皆佳。惟《买坡塘》云:“花开常怕春归早,那更几经烟雨。”《祝英台》云:“眼看红紫飘残,蔷薇开也,尚留得春光几许?”则摹仿稼轩,太觉形似矣。
(17)过春山  字葆中。吴县人。诸生。有《湘云遗稿》二卷。
倦寻芳•过废园见牡丹盛开有感



絮迷蝶径,苔上莺帘,庭院愁满。寂寞春光,还到玉阑干畔。怨绿空余清露泣,倦红欲倩东风浼。听枝头、有哀音凄楚,旧巢双燕。


漫伫立、瑶台路杳,月珮云裳,已成消散。独客天涯,心共粉香零乱。且共花前今夕酒,洛阳春色匆匆换。待重来,只有断魂千片。



    湘云笔意骚雅,为吾乡词家之秀,论其词格,雅近樊榭。吴竹屿称其词“如雪藕冰桃,沁人醉梦”,此言是也。余谓湘云词,聪秀在骨,咀嚼无厌。其人独立不惧,当时坛坫,皆未尝附和,所谓不随风气者是也。吾乡词人至多,论不附声气,独行其是者,仅葆中一人而已。他如潘氏诸子、问梅七子,贵胄标榜,皆不如湘云矣。葆中词如《明月生•南浦》云:“几点萍香鸥梦稳,柳绵吹尽春波冷。”又“回首桃源仙路迥,一声 欵乃川光暝。”《瑞鹤仙》云:“悽恻,西泠春晚,天竺云深。空怀孤洁。荷衣未葺,天涯愁倚岩石。念幽人去后,峰南峰北,多少啼猿唤客。暗伤心欲荐江篱,夜凉露白。”皆不事雕琢,以气度胜者,是 之谓大雅。
(18)张蕙言  字皋文。武进人。有《茗柯词》。琦附。
木兰花慢•杨花


尽飘零尽了,谁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坠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但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轻寒。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皋文《词选》一编,扫靡曼之浮音,接风骚之真脉,直具冠古之识力者也。词亡于明,至清初诸老,具复古之才,惜未能穷究源流。乾嘉以还,日就衰颓,皋文与翰风出,而溯源 竟委,辨别真伪,于是常州词派成,与浙词分镳争先矣。皋文《水调歌》五章,既沉郁,又疏快,最是高境。论者辄以为疏于律度,洵然,然不得以此少之。如首章云:“难道 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繁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次章云:“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进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三章云:“珠帘卷春晓, 蝴蝶忽飞来。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肠断江南春思,黏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五章云:“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热肠郁思,全自风骚中来,所以不可及也。 《茗柯》存词,止四十六首,可谓简而又简。仁和谭仲修,批为评注,而迄今未能就,甚可惜也。弟琦,字翰风,与皋文同撰《宛邻词选》,虽町畦未尽,而奥窔始开 。其所作诸词,亦深美闳约,振北宋名家之绪。如《南浦》云:“惊回残梦,又起来,清夜正三更。花影一枝枝瘦,明月满中庭。道是江南绮陌,却依然、小阁倚银屏。怅海棠已老,心期难问,何处望高城?    忍记,当时欢聚,到花时、长托此春酲。别恨而今谁诉?梁燕不曾醒。帘外依依香絮,算东风吹到几时停。向鸳衾无奈,啼鹃又作断肠声。”研丽流转,雅近少游,宜其负盛名于江南也。其子仲远序《同声集》有云:“嘉庆以来名家,皆从此出 。”信非虚语。周止斋益穷正变,潘四农又持异论,要之倚声之学,至二张而始尊。此可为定论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1351

贡献

1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335

飘墨劲旅

9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08:17:20 | 只看该作者
(19)周济  字保绪。荆溪人。有《止庵词》。
渡江云•杨花


春风真解事,等闲吹遍,无数短长亭。一星星是恨,直送春归,替了落花声。凭阑极目,荡春波、万种春情。应笑人、春粮几许,便要数征程。



冥冥。车轮落日,散绮余霞,渐都迷幻景。问收向、红窗画箧,可算飘零?相逢只有浮萍好,奈蓬莱东枝,弱水盈盈。休更惜,秋风吹老莼羹。




    《茗柯词选》出,倚声之学日趋正鹄。张氏甥董晋卿,亦能踵美。止庵又切磋于晋卿,而持论益精。其言曰:“慎重而后出之,驰骋而变化之,胸襟酝酿,乃有所寄。”又曰:“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一物一事,引伸触类,意感偶生,假类必达,斯入矣。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赤子随母,笑啼由人,缘剧悲喜,能出矣。”至其所撰《词辨》,及《宋四家词选》,推明张氏之旨而广大之 ,此道遂与于著作之林,与诗赋文笔,同其正变也。止庵自作诸词,亦有寄旨,惟能入而不能出耳。如《夜飞鹊》之“海棠”、《金明池》之“荷花”,虽各有寓意,而词涉隐晦,如索枯谜,亦是一蔽。余谓词本于诗,当知比兴固已。究之 《尊前》、《花外》,岂无即景之篇,必欲深求,殆将穿凿。皋文与止庵,虽所造之诣不同,而大要在有寄托,尚蕴藉,然而不能无蔽。故二家之说,可信而不可泥也。
(20)项鸿祚  字莲生,钱塘人。有《忆云词》四卷。
兰陵王•春晚

   
晚阴薄,人在酴醿院落。秋千罢、还倚琐窗,花雨和烟冷银索。近来情绪恶,遮莫青春过却。单衣减、沈水自薰,酒病经年怯孤酌。


低低燕穿幕,任笺绿绡红,心事难托。柳丝系梦轻漂泊,叹衾凤羞展,镜鸾空掩。思量睡也怎睡着,恨依旧寂寞。


妆阁闭鱼钥,怕唱到阳关,箫谱慵学。夜占蛛喜朝灵鹊,只目断千里,锦帆天角。玲珑帘月,照见我,又瘦削。

    莲生词甲乙丙丁稿,意学梦窗,集中拟体至多,其才力固高人一等,持律亦细,惟其措辞终伤滑易。余始喜读之,与郭频迦等。继知频伽不可学,遂屏不复观,独爱忆云矣。又见同时词家推崇甚至。谭仲修云:“有白石之幽涩,而去其俗;有玉田之秀折,而无其率;有梦窗之深细,而化其 滯,殆欲前无古人。”黄韵甫云:“忆云词古艳哀怨,如不胜情。怨啼断肠,鹃泪成血,不知其所以然也。”初不知一入其彀,必至儇薄矣。盖莲生天资聪俊,故出语能沁人心脾 ,且律度谐合,涩体诸词,一经炉锤,无不谐妥。于是论频伽则严,论忆云则宽,实则词律之细,固郭不如项,而词品之差,则相去无几也。(集中词如《河传》云:“梧桐叶儿风打窗。”《南浦•咏柳》:“且去西泠桥畔等 。”《卜算子》云:“也似相思也似愁。”《减兰》云:“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百字令》云:“归期自问,也应芍药开矣。”诸如此类,皆徒作聪明语,与南北曲几不能辨。)其丁稿自序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亦可哀其志矣。以成容若之贵,项莲生之富,而词皆悲艳哀怨,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1351

贡献

1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335

飘墨劲旅

9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11:46:5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词的领字(转自网络)

       不少作者写的好多古体词,有一个很容易、也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在一些词牌中,有好多是格律规定用领格句式的,但作者往往把它忽略了。
“领字”是词中的一个特别概念。所谓领字,即句中出现的某一个字或词,单独使用不能构成意义,必须带动下文,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领格字以第一个字领本字后面的几个字构成一个词组或句子,或兼领以下一句或几句。这一字的领格字一般称“一字豆”,照前人的解释,整句为句,半句为读,“读”音“豆”,故借用“豆”字。读时梢作停顿。这些领字,多为虚字,也有动词。
领字多用于慢词长调,在短调小令中很少见但也有。它们大多出现在词中意思转折处,使上下文自然结合,起过渡或者联系的作用,一般多用去声字担任。
领字有一个字的,叫“一字领”或“一字豆”。常见的有:
正、但、基、任、况、更、奈、叹、对、想、料、嗟、惜、尚、
且、乍、又、渐、纵、方、看、恨、怕、怅、问、便、恰、望、
念、算、漫、早、莫、记、把、等字
如刘过《醉太平?闺情》: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绡香暖银屏,更那堪酒醒。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
领字是两个字的叫“二字领”或“二字豆”,常见的有:
试问、莫问、莫是、好是、可是、正是、更是、又是、不是、却是、
却忆、却又、恰又、恰是、恰似、绝似、犹还、又还、忘却、纵把、
拼把、哪知、哪番、哪堪、堪羡、何自、何奈、谁料、漫道、怎奈、
遥想、记曾、闻道、况值、无端、独有、回念、乍向、只今、不须、
多少、怎禁、等词
三个字的叫“三字领”或“三字豆”,常见的有:
莫不是、都应是、又早是、又况是、又何妨、又匆匆、最无端、
最难禁、更何堪、更那堪、更那知、君知否、君不见、君莫问、
再休提、到而今、况而今、记当时、忆前番、当此际、问何事、
倩何人、怎禁得、且消受、都附与、空负了、嗟多少、更能消、
待行到、待从头、便有人等等。
了解了领格,就千万不能把它忽略了,我们填词,不是简单地按照词牌的格律用同样的平仄字填上去,而是要认真地研究这词牌的格律,在某个句式中要用领格字的,就一定要用!
(资料来自中国文联出版社钱明锵编著的《快速填词手册》)
填词技巧(三):领字
一、领字及其作用
领字——于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转承结合,起过度或联系作用的字。
一般领字大都用去声字。因为词是依附于音乐的抒情诗体,必须讲究一个字的平仄阴阳,而去声字尤居关键地位。清人万树《词律·发凡》云:“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平,去则独异。......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去声激厉劲足,其腔高,这也是合乐的需要。读者如果细心,就会发现:长调词特别讲究铺叙展衍,更讲究艺术,为使词不亢不碎,疏密有致,神韵天然,常用去声字进行转承。我们可以感受到:凡词在对偶处,结构都比较密,读时有一气呵成之感。而用领格字处,都较疏,读时便觉有自然的顿挫。有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之妙。使整个词如织锦般,经纬错落,花叶扶疏,浑然天成。极备声情之美!
由此,我们归纳领字有三个主要作用;
1、承上启下。常用其进行转承。
2、使意境更进一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疏密有致。
3、顿挫分明,声情并茂,铿锵有力!
二、领字的形式和应用
为了使词摇曳生姿、婉转达意,在词中需要安排一些虚字来或递进或转折。尤其是慢词长调,更不能缺少虚字衬逗,以使全词通体灵活,文采斐然。尤其是一些词牌中,某些位置指定要领字格,更需要衬逗之字。如《洞仙歌》中上片第二句、下片第七句与第八句的第一字均为领字;《满江红》下片第五句第一字为领字;《暗香》上片第五字、下片第六字,均为领字;《琐窗寒》下片第六字为领字;《新雁过妆楼》下片第二句、第七句、第十句的第一字均为领字;《八声甘州》中上片第一句为八字句时及第三句、下片第四句的首字为领字;《好事近》上下片最后一句首字为领字。
领字格是词句中一种特殊语句结构,领字就是一个去声或者入声的重读音字。举例而言,领字格多出现在五字句中,如王安石《桂枝香》中开始的“登临纵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其中第二句的“正”便是领字,这样的句子格式为上一下四。此外,八字句中领格必然为上一领下七的结构,第一个字为领字,如柳永《八声甘州》的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用“对”字领下面的“潇潇暮雨洒江天”是经典的一领七的八字句式。九字句领格则为上二领下七格式,如李煜《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虞美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都是这种领格的经典句式。
说到词之句语,有二字三字四字五字至六七八字,若一味堆垛实字,势必读之不通,须用虚字呼唤。因此,在填词中,不可不知虚词领字之法。长调之词,篇幅较大,如无领字以衬,则读不成文,也不能使词通体灵动。而短令词中,则要加以审慎而用。领字有一字、二字、三字等类。现将常见领字分列如下:
一字类:一般常用的虚词有但、正、又、渐、更、甚、乍、尚、况、纵、且、莫、待、任、奈、便、似、恰、尽、应。动词有:念、记、问、想、算、料、怕、问、看、想、漫。
二字类:试问、莫问、莫是、好是、可是、正是、更是、又是、不是、却是、却喜、却忆、却又、恰又、恰似、绝似、又还、忘却、纵把、拚把、那知、那番、那堪、堪羡、何处、何奈、谁料、漫道、怎禁、遥想、记曾、闻道、况值、无端、独有、回念、乍向、只今、不须、多少、但知。
三字类:莫不是、都应是、又早是、又况是、又何妨、又匆匆、最无端、最难禁、更何堪、更不堪、更那堪、那更知、谁知道、君知否、君不见、君莫问、再休提、到而今、况而今、记当时、忆前番、当此际、问何事、倩何人、似怎般、怎禁得、且消受、都付与、待行到、便有人、拚负却、空负了、要安排、嗟多少。
举些例子以作借鉴,除特别说明外,以下词牌在相应处宜用的领字。
正:姜夔《齐天乐》“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高观国《齐天乐》“正魂怯清吟,病多依黯”;辛弃疾《瑞鹤仙》“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齐天乐》“正著酒寒轻,弄花春小”,《婆罗门引》“正碧云不破,素月微行”,《高阳台》“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苏轼《八声甘州》“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哨遍》“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
但:陆游《好事近》“回首旧曾游处,但山川城郭”;张孝祥《木兰花慢》“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秦观《望海潮》“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韩元吉《满江红》“但春风春雨,古人愁绝”;朱敦儒《水龙吟》“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沈蔚《满庭芳》“何处是,云深路杳,不念刘郎。但画桥流水,依旧垂杨”。
待:辛弃疾《最高楼》“待重寻,居士谱,谪仙诗”(非领字),《沁园春》“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水龙吟》“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木兰花慢》“待说与佳人,种成香草,莫怨灵修”,《兰陵王》“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甚:辛弃疾《沁园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水龙吟》“甚年年却有,呼韩塞上,人争问、公安否”,“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木兰花慢》“甚拄笏悠然,朝来爽气,正尔相关”,《汉宫春》“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
任:陆游《好事近》“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辛弃疾《沁园春》“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贺新郎》“与客携壶连夜饮,任蟾光、飞上阑干角”;刘过《沁园春》“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晁端礼《水龙吟》“任红欹宋玉,墙头千里,曾牵惹、人肠断”。
漫:吴文英《莺啼序》“漫相思弹入哀筝柱”,《齐天乐》“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高观国《解连环》“浪摇新绿。漫芳洲翠渚,雨痕初足”;王沂孙《齐天乐》“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
奈:辛弃疾《行香子》“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衰”;程垓《木兰花慢》“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玉漏迟》“不是惯却春心,奈新燕传情,旧莺饶舌”,《好事近》“欲借好风吹恨,奈乱云愁叠”;刘过《沁园春》“长安道,奈世无刘表,王粲畴依”;吴文英《婆罗门引》“奈司空经惯,未畅高情”;柳永《定风波》“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木兰花慢》“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
纵:程垓《木兰花慢》“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姜夔《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汉宫春》“云曰归欤,纵垂天曳曳,终反衡庐”;陈人杰《沁园春》“纵小桃秾李,大都寂寞,紫薇红药,未到阑珊。毕竟须归”,“纵虹桥烟浪,要君怀古,凤城风雨,奈我相思”;王沂孙《齐天乐》“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晁补之《水龙吟》“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便:管鉴《水龙吟》“便他年富贵,园林钟鼓,只如今是”;辛弃疾《木兰花慢》“难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报平安”,《汉宫春》“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高观国《洞仙歌》“便雨隔云疏暂分携,也时展丹青,见伊一见”;吴文英《沁园春》“便江湖天远,中宵同月,关河秋近,何日清尘”;便字与两个字组成三字词的比较多,如便只合、便纵有、便争奈、便直饶、便却有等等。
又:俞国宝《瑞鹤仙》“春衫和泪著。又燕入江南,雁归衡岳”;洪咨夔《沁园春》“又星回岁换,腊残春浅,锦熏笼紫,栗玉杯黄”;葛长庚《兰陵王》“又回头一顾,掀髯一笑,诗情酒思正豪逸";楼采《瑞鹤仙》"冻痕销梦草。又招得春归,旧家池沼”;陈策《摸鱼儿》“又白鹭飞来,垂杨自舞,谁与寄离恨”。
况;希叟《瑞鹤仙》"况桃源旧约,重寻鬓髮,胜如年少";辛弃疾《木兰花慢》"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沁园春·戒酒》"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满江红》"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陈亮《贺新郎》"东阁少年今老矣,况樽中有酒嫌推去"。
恰:李曾伯《醉蓬莱》“屈指吾翁,恰八年荆蜀”。
乍:胡浩然《春霁》“迟日融和,乍雨歇东郊,嫩草凝碧”。
早:李商英《醉蓬莱》“粉省收声,早云霄自致”;岳珂《木兰花慢》“早巧额回春,岭云护雪,十里清香”;唐钰《摸鱼儿》“早枯豉融香,红盐和雪,醉齿嚼清莹”。
更:王子容《满庭芳》“更孙枝满座,兰畹芝田”;林伯镇《喜迁莺》“百年卿族。更七叶桂籍,蝉联相续”;汪元量《汉宫春》“别有一枝仙种,更同心并蒂,来奉君筵”;辛弃疾《木兰花慢》“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洪咨夔《沁园春》“更黄花吹雨,苍苔滑屐,栏空鬥鸭,床老支龟”;李演《摸鱼儿》“更短笛衔风,长云弄晚,天际画秋句”。
莫:莫一般是组词使用,如卢祖皋《水龙吟》“画堂深、莫辞沉醉”,史达祖《祝英台近》“莫倚莓墙,花气酽如酒”,周端臣《少年游》“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本字例中非领格。
似:侯寘《瑞鹤仙》“似东邻北里,都无贞淑”;曹冠《汉宫春·梅》“一品天香。似蕊真仙质,宫额新妆”;赵长卿《水龙吟》“翠蔓扶疏隐映,似碧纱笼罩,越溪游女”;赵善括《沁园春》“似南阳高卧,莘郊自乐,磻溪韬略,傅野盐梅”;赵福元《沁园春》“似银瓶碾月,一清彻底,玉虹贯斗,千丈蟠胸”。
念:苏轼《沁园春》“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李吕《沁园春》“念少年豪气,霜寒一剑,清时功业,月满雕弓”;程垓《八声甘州》“念春风枝上,一分花减,一半春归”,《摸鱼儿》“念翠被熏笼,夜夜成虚设”(这个位置有作上三下七,也可作以一字领四言一句、五言一句者);俞宝国《瑞鹤仙》“念盟钗一股,鸾光两破,已负秦楼素约”;卢祖皋《水龙吟》“念洛阳人去,香魂又返,依然是,风流在”。
记:臧鲁子《满庭芳》“记广寒宫殿,曾对高真”;辛弃疾《沁园春》“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记他年帷幄,须依日月,只今剑履,快上星辰”,“记李花初髮,乘云共语,梅花开后,对月相思”;刘过《沁园春》“记东坡赋就,纱笼素壁,西山句好,帘卷晴珠”。
问:张成可《洞仙歌》“待驾鹤遨访访蓬壶,问海水从来,几番增减”;范端臣《念奴娇》“寻常三五,问今夕何夕,婵娟都胜”(注:此句一般常用有两种格式,或为四言三言六言,或者为四言然后一字领两个四言);管鉴《念奴娇》“寒梢冰破,问何人远寄、江南春色”;辛弃疾《洞仙歌》“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问归来何日,君家旧事,直须待、为霖了”,《水龙吟》“问黄金余几,旁人欲说,田园计、君推去”,《汉宫春》“一自东篱摇落,问渊明岁晚,心赏何如”;晁冲之《汉宫春》“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想:辛弃疾《八声甘州》“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木兰花慢》“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沁园春》“想登楼青鬓,未堪憔悴”;曹宰《喜迁莺》“推太守,想区区百里,难淹良骏";王炎《木兰花慢》“想北山猿鹤,南溪鸥鹭,怪我归迟”;张镃《木兰花慢》“想翠轭珠轮,归途望断,斗转斜杓”;刘过《沁园春》“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
算:王子容《满庭芳》“算人间极贵,何似长生”;李吕《满庭芳》“算庾楼吟赏,今古应同”;辛弃疾《摸鱼儿》“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水龙吟》“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满江红》“算年年孤负,对他寒食”,《水龙吟》“算风流未灭,年年醉里,把花枝问”,《沁园春》“算只因鱼鸟,天然自乐,非关风月,闲处偏多",《行香子》“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刘过《沁园春》“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
料:张孝祥《水龙吟》“料天关虎守,箕畴龙负,开神秘、留兹地”;辛弃疾《水龙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念奴娇》"西真姊妹,料凡心忽起,共辞瑶阙";葛长庚《沁园春》"料驿舍旁边,月痕白处,暗香微度,应是梅花”;苏轼《水龙吟》"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怕:辛弃疾《沁园春》“沈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满江红》“怕行人西去,棹歌声阕”,《木兰花慢》“怕一觞一咏,风流弦绝”,“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刘过《沁园春》“消凝处,怕三更枕上,疏雨潇湘”;李演《摸鱼儿》“怕月冷吟魂,婉冉空江暮,明灯暗浦”。
看:毛滂《沁园春》“看御杯重劝,宸章屡赐,盛传歌舞,高会簪缨”;曹宰《喜迁莺》“世希有,看陈思名族,平阳革裔”;林伯镇《喜迁莺》“愿岁岁,看和羹梅绽,古阶槐绿”;辛弃疾《摸鱼儿》“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沁园春》“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都休问,看云霄高处,鹏翼徘徊”,“看纵横鬥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满江红》"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
尽:陈三聘《满江红》“尽南柯一梦,漏残钟晓”;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刘克庄《沁园春》“尽缘云鸟道,跻攀绝顶,拍天鲸浸,笑傲中流”。
应:表应该意,与其他词连用构成短语。如辛弃疾《满江红》“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髮”,《念奴娇》“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髮”,《声声慢》“千古怀嵩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
注意以下两字类举例并非领格。
试问:陆游《桃源忆故人》“试问岁华何许,芳草连天暮”;程垓《芭蕉雨》“试问道、肯来么,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吴文英《声声慢》“试问知心,尊前谁最情浓”。
莫问:赵长卿《满江红》“莫问傍人非与是,手儿但把心儿托”;刘克庄《水调歌头》“莫问浮云起灭,且跨刚风游戏,露冷玉箫寒”;晏几道《浣溪沙》“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
莫是:辛弃疾《丑奴儿》“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吴潜《疏影》“莫是冰姿,改换红妆,要近金门朱屋”;张炎《三姝媚》“莫是孤村,试与问、酒家何处”。
好是:朱淑真《谒金门》“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秦观《雨中花》“好是蟠桃熟后,阿环偷报消息”;欧阳修《定风波》“好是金船浮玉浪,相向,十分深送一声歌”。
可是:叶梦得《八声甘州》“可是溪山无主,佳处且徘徊”;周密《清平乐》“可是杜陵人未老,日日酒迷花恼”;辛弃疾《西河》“问君可是厌承明,东方鼓只千骑”。
正是;李清照《好事近》“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毛滂《惜分飞》“正是碧云音信断,半衾犹赖香熏暖”;周邦彦《应天长》“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
更是:陆游《满江红》“那更是、巴东江上,楚山千叠”;张孝祥《蝶恋花》“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辛弃疾《破阵子》“更著十年君看取,两国夫人更是谁。殷勤秋水词”。
又是:李清照《怨王孙》“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周邦彦《诉衷情》“风翻酒幔,寒凝茶烟,又是何乡”;晏几道《蝶恋花》“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
不是: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周邦彦《满路花》“不是寒宵短,日上三竿,殢人犹要同卧”;张先《燕归梁》“今年江上共瑶尊,都不是、去年人”。
却是:辛弃疾《鹊桥仙》“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柳永《凤归云》“正欢笑,试恁暂时分散,却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却喜:辛弃疾《鹧鸪天》“方惊共折津头柳,却喜重寻岭上梅”;刘学箕《西江月》“如今我也瘦棱棱。却喜青青两鬓”;吴潜《谒金门》“春去情怀怎说,却喜不闻啼鴂”。
却忆:秦观《玉楼春》“倚楼听彻单于弄,却忆旧欢空有梦”;陈亮《贺新郎》“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辛弃疾《念奴娇》“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却又:秦观《解语花》“如今见了,却又惹、许多愁抱”;张炎《高阳台》“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蒋捷《蝶恋花》“偷把翠罗香被展,无眠却又频翻转”。
恰又:何梦桂《摸鱼儿》“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无名氏《柳梢青》“爆竹声收,烧灯节过,恰又经旬”。
恰似:周邦彦《念奴娇》“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秦观《江城子》"恰似小园桃与李,虽同处,不同枝”;辛弃疾《鹧鸪天》“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绝似:刘辰翁《浣溪沙》“晴日又思花处所,东风绝似柳情怀”;张炎《南浦》“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无名氏《踏莎行》“笑不成言,喜还生怯,颠狂绝似前春雪”。
又还:李清照《忆秦娥》“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周邦彦《塞垣春》“又还将、两袖珠泪,沉吟向寂寥寒灯下”;蒋捷《瑞鹤仙》“换青毡、小帐围春,又还醉也”。
忘却:范成大《满江红》“忘却天涯漂泊地,尊前不放闲愁入”;蒋捷《瑞鹤仙》“漫将身、化鹤归来,忘却旧游端的”;周密《木兰花慢》“折得荷花忘却,棹歌唱入斜阳”。
纵把:石孝友《蝶恋花》“眼底相思心里事,纵把相思,写尽凭谁寄”。
拚把:姚允文《洞仙歌》“疏狂追少日,杜曲樊楼,拚把黄金买春恨”。
那知:叶梦得《水调歌头》“今古几流转,身世两奔忙。那知一丘一壑,何处不堪藏”;刘克庄《汉宫春》“那知有人淡泊,不识虫儿”;辛弃疾《雨中花慢》“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
那番:杨无咎《传言玉女》“料峭寒生,知是那番花信”。
那堪:周邦彦《丹凤引》“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晏殊《凤衔杯》“更那堪、飞絮纷纷”;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堪羡:秦观《喜迁莺》“堪羡是,有汪洋万顷,珠玑千斛”;蒋捷《沁园春》“谁堪羡,羡南塘居士,做散仙人”;吴文英《丑奴儿慢》“算堪羡、烟沙白鹭,暮往朝还”。
何处:朱淑真《眼儿媚》“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李清照《渔家傲》“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周邦彦《荔枝香近》“细思别后,柳眼花须更谁剪。此怀何处逍遣”。
谁料:秦观《一丛花》“佳期,谁料久参差”;欧阳修《贺明朝》“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程垓《最高楼》“也谁料、春风吹已断”。
漫道:辛弃疾《江神子》“漫道长生学不得,学得后,待如何”;吴文英《汉宫春》“休漫道,花扶人醉,醉花却要人扶”;苏轼《江神子》“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怎禁:张炎《绮罗香》“才忘了、还著思量,待去也、怎禁离别”;刘辰翁《声声慢》“园林静、多情怎禁幽独”;吴潜《满江红》“只恐思乡情味恶,怎禁寒食清明里”。
遥想:苏轼《念奴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叶梦得《念奴娇》“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髮”;辛弃疾《念奴娇》“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
记曾:晏几道《浣溪沙》“向日阑干依旧绿,试将前事倚黄昏,记曾来处易消魂”;魏了翁《水龙吟》“记曾犯雪,重来已是,绿肥红瘦”;姜夔《一萼红》“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闻道:叶梦得《念奴娇》“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周邦彦《六么令》“闻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秦观《念奴娇》“闻道久种阴功,杏林橘井,此辈都休说”。
况值:管鉴《水调歌头》“况值晚天新霁,菱叶荷花如拭,香翠拥行舟”;柳永《昼夜乐》“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张昇《满江红》“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
无端:周邦彦《荔枝香近》“无端暗雨催人,但怪灯偏帘卷”;晏几道《鹧鸪天》“重帘有意藏私语,双烛无端恼暗期”;柳永《尾犯》“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独有:秦观《木兰花》“岁华一任委西风,独有春红留醉脸”;陈允平《思佳客》“花开花落春多少,独有层楼双燕知”;杨炎正《贺新郎》“独有荼开未到,留得一分春住”。
回念:赵师侠《谒金门》“回念故园如旧否。不堪闻杜宇”;沈唐《霜叶飞》“回念花满华堂,美人一去,镇掩香闺经岁”。
乍向:曹勋《念奴娇》“醉里归来,魂清骨醒,乍向层城别”;欧阳修《蝶恋花》“不见些时眉已皱,水阔山遥,乍向分飞后”。
只今:管鉴《水调歌头》“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赵长卿《蓦山溪》“当时事,只今愁,斑尽安仁鬓”;辛弃疾《满江红》“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
不须:秦观《渔家傲》“且对芳尊舒一啸,不须更鼓高山调”;苏轼《虞美人》“怨声坐使旧声阑,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晏殊《浣溪沙》“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
多少:朱淑真《鹊桥仙》“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李清照《孤雁儿》“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周邦彦《风流子》“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但知:张伯寿《临江仙》“但知从此去,衮衮出公侯”;姚勉《声声慢》“西湖有人觅句,但知渠、清浅昏黄”;晁端礼《雨中花》“但知记取,此心常在,好事须成”。
三字类不再详细举例。除了上面列出的一些常用的字词,在宋词中还存在许多衬字逗词,如更有、待得、况是、但莫使、但留得、但暗把、待细把、漫赢得等等,正是这些词的灵活运用,使得一首词看起来就如同一副画一样精彩纷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1351

贡献

1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335

飘墨劲旅

98#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13:22:2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四平头”
    提出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四平头”或“平头”的概念,但真要弄明白这一点却并非易事。因为不管如何搜检,却并未有人对其专门论述。所谓“四平头”或“平头”的说法,只是散见在古人评诗的零星笔墨中,没有人专门对它明确而严谨地进行文字定义。

    四平头或平头的说法始于清代,是清代诗人、学者或诗评家、文学研究者常用的概念。对这一概念都认可使用且达成共识:作诗者尽量避免碍格,评诗时遇到一定指出。虽然这个概念在诗评中屡屡出现,但没有任何人为之下定义,成了圈内人人知,笔下人人无的东西。

    好在有他们的评论在,我们选几个例句来分析一下,试试能否从中管窥端倪,解开谜团。
例一:
春昼雪如簁,清羸病起时。
迹深惊虎过,烟绝悯僧饥。
地冻萱芽短,林深鸟哢迟。
西窗斜日晚,呵手歛残棋。
——陆游《雪中二首之一》
    纪昀评曰:“中四句平头。”(《瀛奎律髓汇评》)。
【析】五律开头第一个字(词)是名词主语,叠用四个犯四平头。

例二: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贾岛《暮过山村》
     沈德潜评曰:“落日、初月,平头之病。”合前后两句,也是“四平头”。
【析】开头第二个字(词)与前边一个字(词)构成偏正式短语作主语,也犯四平头。

例三:
孤城雨脚暮云平,不觉鱼龙自满庭。
讬命已甘同木偶,置身端亦似赢甁。
浮家却羡鸱夷子,弄月常忧太白星。
当日乘槎便仙去,故人应罪曲江灵。
——韩元吉《记建安大水》
    纪昀评曰:“中四句平头,碍格。”

例四: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高适《送王李二少府贬潭峡》
    沈德潜指出:“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唐诗别裁集》)。纪昀也评论说:“平列四地名,究为碍格,前人已议之”(《瀛奎律髓汇编》)。

    上述四个例句,五律七律各两个,从中我们能够看出以下共同点:
第一,都指诗句的开头;
第二,起码两联四句(两平头为律诗格律要求,必须如此);
第三,都在节奏点上,五律可以是第一个字,也可以是第二个字,但七律如果不是双音节词,那一定是在第二个字上;
第四,都是名词,或者偏正式短语,或者省略主语的主谓结构短语,一般在句首作主语;
    还必须强调的是,上述所说的“平头”是清代的诗人学者借用了南朝“四声八病”里“平头”一词,但词义绝非指声律瑕疵,而专指遣词造句的毛病。准确地讲,是指律诗四联,特别是颔联、颈联四句开头第一个音步的字(词)都使用了名词,特别是工对名词,从而形成词性一致,意义重叠。从本质上看,属于诗病里“犯复”的一种,这应该是“四平头”或“平头”的含义。

    应该注意的是,例一中,五律开头第一个字(词)是名词主语,叠用四个犯四平头;例二中,开头第二个字(词)与前边一个字(词)构成偏正式短语作主语,也犯四平头。可见五律第一字或第二字都是评判是否犯四平头的标准。这是因为五律的基本音步节奏为“2-3”句法,开头的两个词,可以拆成“1-1-3”,第一和第二字都非常重要。
    七律则不然,它的基本音步为“4-3”,第一字的音韵和节奏意义不是特别重要。音步细分可拆为“2-2-3”,开头前两个字为一个音步,节奏和词语的重心在第二个字上,所以一般以第二个字作为标准来判断是否犯平头(见例三)。这从七律第一字都可平可仄上也能体现出第一个字并不重要的特点。明白这一点可以避免误判。如:
马嘶古树行人歇,麦秀空城泽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陂化宝衣。
——刘禹锡《荆州怀古》
    乍一看“马、麦、风、火”都是名词主语,开头都是主谓结构,似乎相差无几,但其实不然。清学者何焯对这两联有过专门分析:“三四句流水对,五六句参差对。未尝犯四平头”。这首诗中间两联开头的名词虽是全句主语,但由于不在节奏点上,可以忽略。第二个字才是七律的音步所在,而由于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动词,所以说不犯四平头。

    四平头也不仅限于中间两联,首联跟颔联一起也可能犯四平头。如:
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梦岂花边到,春俄雨里迁。
一梨开五秉,百箔候三眠,
只有书生拙,穷年垦纸田。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清代的诗人,教育家许印芳评曰:“此章中二联炼句可学,三、四句合首联看,却犯平头病,此不可学”。从许评可知,不仅律诗要 注意中间两联,其它联也马虎不得,紧挨着犯复,也是毛病。

    极端的例子提醒我们,如果不注意,甚至会出现首联、颔联、颈联六平头的毛病。如:
笳鼓喧灯市,车舆避火城。
彭黄争地胜,汴泗迫人清。
梅柳春犹浅,关山月自明。
赋诗随落笔,端复可怜生。
——陈师道《和元夜》
    纪昀评曰:“前六句皆双字平调,殊为碍格。”这里的“平调”即“平头”的意思,用词有异而意义相同。
沟溢池鱼出,天低塞雁征。
萤飞明暗庑,蛙闹杂疏更。
药酺时需焙,舟闲任自横。
——陆游《秋雨排闷十韵》
   许印芳评曰:“沟溢六句,犯平头病,不可学”。这是一首排律,计十联,上选有瑕疵的是七、八、九联。

   四平头为什么“碍格”,为什么算作诗病,为什么“不可学”?大概有以下几点不妥:

一是形式整齐划一,句法缺少变化。本来就非常齐整工稳的律诗里,竟然从外到里都是一刀切,过分中规中矩了。犹如一个外表方正的大盒子,里边的格子也完全整齐划一,让人沉闷。这样的诗看多了不瞌睡晕书犯迷糊才怪。

二是词性一样、意义相近甚或相同,在只有几十个字的律诗里,理论上的艺术要求是在有限空间里尽量容纳无限大的内涵。四平头的出现使得四个或八个字(词)的形式只有两个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诗意没争取最大化,有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效率不高,浪费文字资源。

三是人的美学心理往往习惯于同中求异,对立统一。喜欢于整齐里求参差,在变化中寻规范,四平头妨碍了人们的这一追求。

    既然律诗里要竭力避免这种毛病,那么哪些名词连用易犯四平头呢?许印芳在评宋梅圣谕《新秋雨夜西斋文会》一诗里曾有比较具体的说明:“凡四韵律诗,于地名、人名、鸟兽、草木之类,但可一连两用。若前后连用,即为犯复,为夹杂。”这个“一类”应该包括名词下面细分的小类: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用、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用得好算工对,用得不好易犯平头。这也提醒我们,名词分类越细致越精巧就越需要小心,细到同义,两用即为合掌,而连用四个更是“弄巧成拙”了。所以王力先生警告读者说:“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汉语诗律学》)
    任何事物都有例外,诗歌的形式应该服务于内容,如果非用不可,使用时也有技巧,那就是错开位置排列。先看陈子昂的《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纪昀评论说:“运用四地名不觉堆垛,得力在以‘度’、‘望’字分出次第,使境界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故虽排而不板……用笔变化,再一俟叙正点,则通体板滞矣。”纪昀的评论似是而非,如果把“巫峡”、“章台”分别置于首联两句开头,再说“排而不板”,不犯平头,恐怕也难以服人。陈子昂做法的高明之处在于首联地名都置于句末,颔联地名都放在开头,错综排列,让四句诗不拘谨呆板,这才是“不觉堆垛”又避免四平头的关键。

相同的例子还有刘禹锡的《金陵怀古》:           
潮落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纪昀评说:“叠用四地名,妙在安于前四句,如四峰相矗,特有奇气。若安于中二联,即重复碍格。”跟上面一样,纪昀也没说到点子上,关键不在联次,机括全在位置。如果也是四地名并排在四句开头,如四峰并矗,则不一定“特有奇气”而是互相抵牾了吧?这也是首联地名的位置与颔联有了变化,这才避开了四平头。

    优秀诗人的创作实践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发:如果非要连用四个地名或者其他名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错开排列顺序和位置。
    知道了诗歌应该避免“四平头”或“平头”的毛病,我们在欣赏古诗和评价的时候时,就多了一个形式上技术层面的参考指标。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路到层峰断,门依老树开。
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薤白罗朝馔,松黄暖夜杯。
相留笑孙绰,空解赋天台。
——李商隐的《访隐》

    上述两首能算上好诗,情感细腻,选景典型,细节生动,格律无瑕,对仗工稳,练字准确,但若从完美的角度要求,则还欠理想。遣词造句有些单调呆板,缺少灵动变化的美。第一首的“银烛,金尊,离堂,别路,明月,长河”犯复,或说犯了六平头;第二首的“路、门、月、泉”则无疑犯了“四平头”的毛病,虽然瑕不掩瑜,但总是名人笔下的操作漏逗。

    对爱好作诗的朋友而言,欣赏是为了创作,“眼高”是“手高”的基础。明乎此,则我们在诗歌创作实践时,就可以注意到四平头一类的毛病,而不是一味模仿古人甚至把缺点当做优点继承下来。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学习经历时间考验的名篇经典,二是对名人作品,也不能盲目崇拜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而要认真分析、取长避短,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事与愿违,不知不觉而落了下乘。

    最后补充一点,好诗尽量不犯四平头,但不是犯四平头就不是好诗,这里逆定理不成立,毕竟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有真情、有诗意、有生活、有深度的诗,即使偶尔出律也不失为优秀作品,何况犯平头呢!

【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诗画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1351

贡献

1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335

飘墨劲旅

99#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20:13:55 | 只看该作者
现代人欣赏古代诗词常常会感到比较困难,主要的原因是时间距离较远,并且缺乏古代诗词鉴赏技巧。下面习古堂国学网就给大家介绍如何欣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广大诗词爱好者欣赏唐诗宋词。



  一、古代诗词表达技巧:

  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1、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2、 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



  常见古代诗词的六种描写手法介绍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



  (1)侧面描写———衬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衬托分映衬和反衬。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 更多古代诗词鉴赏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2)各种修辞手法

  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设问和比拟,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4)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5)正面描写———色彩的渲染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更多古代诗词鉴赏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6)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比较简单,这里不作研究)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色彩的渲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其次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事物特点和人物形象,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技巧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



  学会从思想上解读诗歌

  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有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现技巧、语言风格,但形式上的各种表现手法,归根结底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为主题思想服务的。

  看一下高考试题中的相关题目2002年上海卷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本题从文学手法到思想内涵都颇有可赏析之处。从画面的描写来看,“少年听雨”,“歌楼”、“红烛”、“罗帐”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壮年听雨”,“江阔”、“云低”、“断雁”、“西风”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是回忆场景,是虚写,“而今听雨”的画面,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是实写。在如2003年上海高考题《望海楼》①:

  云尖铁瓮②近青天,飘渺飞楼白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作用是_______;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一二句点题,写楼的处所、楼的高耸。一句写地势高,二句写楼本身高,写“近青天”当然是衬托“飞楼”连天了。颈联转入现实。眼前,画角声催红日落(远观),天色将暮生白烟(近观)。平视、俯视,远观、近看,不同角度相结合,红白色彩的渲染,日落烟生的动态,都可以作为鉴赏角度来答题。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

  语言特点:精炼、含蓄、简朴、清新、明快。

  古代诗词鉴赏技巧有很多,主要还是要通过大家平时的学习积累,以及反复欣赏体会,更多古代诗词鉴赏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1351

贡献

1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335

飘墨劲旅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20:15:09 | 只看该作者
绝句的起承转合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不仅仅对于阅读文言散文,而且对于理解与创作传统诗词有重要的作用。文言散文最为常见的固定句式主要有:①“无乃”、“毋乃”, 一般可译为现代汉语“恐怕”、“只怕”;②“得无”、“得微”、“得毋”, 一般可译为“该不会是”、 “莫非是”、“只怕是”;③“ 不亦” 可译成“不也是”;④“何以” 可译成“怎么用得着”、“干什么”;⑤ “何……之有”, 可译成“有什么”等。其他常用的固定结构还有一些我们也应该掌握,主要有:无以(毋以)、有以、孰与(孰若)、与其、何遽(何渠、奚遽、奚遽、庸遽、庸詎)、何事、何其、一何(壹何)、之谓、谓之、以为、然而、虽然、然则、于是、是以(以是、以此、用是、是用、用此、是故、以故)、既而(已而)、日者、乃者(迺者)、间者、不惟(非独、非徒、非特、非直、非唯、不唯)、夫唯、此其(是其)、彼其、往往、大抵(大氐)等等。
  前文我们讲过,绝句的第一种谋篇: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绝句,皆由律诗的第一二句加上七八句构成。这种谋篇法,有人称为起承转合法。起承转合法,既是写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绝句写作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此法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在一首诗的四句的具体运用。为了写好绝句,在采用此法时,要求:“起”要扣题、突兀;“承”(接)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做准备;“合”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在绝句创作时,“转”最为重要,最值得探讨。“转” 好了,才能够上接“起”、“承”;下为“合”点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奠定基础。下面我想根据自己学习绝句的体会,将其常见的“转”、“ 合”主要手法以及相对固定的结构归纳如下:

    1.转句用“何如”、“如何”、“奈何”、“何若”、“奚若”、“奚如”、“胡如”等,为合做好铺垫。如李商隐《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2.转句用“莫”表示揣测、反问、设问,为合做好铺垫。常用的词语有:莫言、莫说、莫道、莫怪、莫嫌、莫向、莫算、莫非、莫名、莫若、莫如等。如李益《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3.转句用“有” 表示存在,表示估量或比较,表示发生或出现,表示多或一部分。常见的词语是:唯有、惟有、为有、只有、独有、倒有、罕有、旧有等。如李白《苏台怀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4.转句用“问”表示设问,为“合”的回答做好铺垫。常用词语有:还问、欲问、试问、为问、借问、诘问、究问、叩问、探问、闻问、再问、追问、自问、责问、寻问、又问、请问、相问等。
如高适《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5.转句用疑问代词表示设问,为“合”的回答做好铺垫。常见的表疑问词有:何、谁、孰、安、恶、焉、胡、奚、曷、哪等。如白居易《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6.转句着一“知”字,与疑问代词或副词、能愿动词相搭配,表示设问,为“合”的回答做好铺垫。常见的组合有:谁知、哪知、何知、孰知、可知、明知、须知、怎知、告知、相知等。
如贺知章《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转句着一表示假设、如果意思的连词“使”字,与副词或其他连词相搭配,既连接上句,又为“合”的回答做好铺垫。其组合通常有:但使、纵使、若使、欲使、任使、假使、务使、倘使、即使、设使、好使、向使等。如:李白《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8.转句着一表示否定的副词“不”字,主要与动词组合,为“合”的肯定做好铺垫。其组合后常用的词语有:不及、不如、不似、不比、不知、不须、不用、不待、不单、不曾、不但、不甘、不光、不见、不禁、不怕、不忍、不图、不料、不独、不厌、不言、不为、不畏、不惟、不惜、不占、不沾、不休、不要、不做、不信、不宜等。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邵阳日影来。

    9.转句着一表示记忆的动词“记”或“忆”字,主要与副词或形容词组合,为“合”对过去的追忆做好铺垫。其常用的组合有: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如欧阳修《过中渡》:
得归还自欲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
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10.合句着一表示“再”意义的副词“却”,与动词组合,从而使得结句意味深长。其主要有:却望、却看,却话、却说、却言,却想、却思、却与等。如贾岛《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以上,是从古代的固定结构上谈一谈传统诗词阅读与写作的体会。
正如有人所说:写诗有法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还从表达手法上进行过一些探讨。表达手法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议、抒情、说明。记叙与描写,有人简称为叙写。使用率最高的为夹叙夹议。如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服务支持:DZ动力|飘墨诗词论坛  

GMT+8, 2024-4-20 21:44 , Processed in 0.14289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