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他山之石] 不会写诗的原因:不会读书【原创:天蝎蝴蝶、六不和尚 】

[复制链接]

2万

金钱

55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349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07:1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会写诗的原因:不会读书

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李白有文章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苏轼也有诗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陆游73岁时,也有诗说:“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逮志有余。”由此可知,古来大诗人都特别看重读书。

而最让和尚担忧的是:现在的写诗人,要么不读书,要么读而不得其法,偏偏又自满自矜,这是当下诗词不好看,不耐看的一大原因。

学诗需要读书么?这是确定无疑的。唯有多读书才能积累词汇,学习手法,才能神交古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和尚以为,学诗需要经过系统刻苦地训练,这训练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多读书。诗词是语言的精华,也是代代传承的艺术形式,其内在的生命力就在于语言、词汇、手法和思想的不断积累和传承;而其“精华”也在于写诗要求用精炼、有表现力的文字去表述,这也是要从阅读、揣摩和学习古人作品中得来。如此,学诗焉能不读书?

反观现在的写诗人,或许由于所经受的教育不够完备,或许由于离开学校参加工作之后,再难经过系统的学习和积累,或许由于对读书和积累的认识不够深切,故而读书不够。在这种知识背景下创作的作品,怎能不干枯直硬,单调乏味?

有这样一种说法,世上有三种人不需要读书。第一,天纵奇才绝顶聪明之人,不需要读书,比如高祖刘邦、杨秀清,乃至小说中的韦小宝,都是这种人。他们的聪明来自天性,自然不需读书,或许读书还会损害他们的天性。第二,死脑筋,书呆子,钻进书里出不来之人不可读书,如此读书成为一种负累,读了徒增烦恼,当一个无欲无求,懵懵懂懂的傻瓜即可。第三,心术不正,邪僻奸佞之人不可读书,这样的人一旦读书,学到书中记载的计策阴谋后,会造成更大的祸乱。除此之外,或许都应该读书。

应用到学诗写诗上,亲爱的诗友,你是这三种人之一么?你有不读书的理由么?

看下古人是怎样学诗的?胡适说过:“向来小孩子开蒙念书,照规矩是《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所谓《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主要是识字阶段,其中也饱含了历史、地理、人生哲理等知识。然后开始学《四书五经》,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学诗就要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龙文鞭影》开始,来熟悉声韵和典故。同时开始学习“对句”,来锻炼平仄和诗意的把握。

学有余力者,则开始研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诵读文章,积累历史和哲学知识。如果立志学诗,则需要遍参百家之诗来磨炼诗心。如此十余年下来,肚子里怎能不装满历史典故,对韵部声律,怎能不烂熟于心?发之为诗,自然手到擒来,自然而然了。

当今学诗之人,应该认识到,缺少哪方面的知识就要去补,万不可浅尝辄止,妄自菲薄。

《沧浪诗话》教人学诗,是这样说的:“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风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可见,想要学诗,必然要经过艰苦训练的。和尚特别注意其中几个词,曰“熟读”、“朝夕风咏”、“枕藉”,“酝酿胸中”,可见学诗需要下多大功夫了。

《红楼梦》林黛玉教香菱学诗之处,也是这样说的。她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其意也是先正诗心,然后加强积累,如此才可言诗,才可下笔去写。当今之学诗人,有几个真正做到了?

读书少,自然见识狭窄;积累不够,自然笔下无词,心中有意也写不出来。和尚经常评阅诗友作品,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读书少,脑中无词,心中无意,笔下无法,乱七八糟凑成一篇,不成片段。不见高山,怎知天之高远?不用心苦读,怎知诗道精深?

但是有些朋友读书,容易走极端,故意找一些偏门怪僻的书熟读,生吞活剥用在诗中,施施然以骄人。和尚以为此法,也不可取。写诗要展露诗才,而不是逞才以骄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亦不可取。故沧浪诗话说:“诗者,吟咏情性也。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和尚以为,读书需要“入”,也需要“出”,入乎其内,方能磨炼诗心,积累技巧和知识;出乎其外,才能言出由心,捕捉诗意诗趣。难怪王国维这样说:“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句话,当为写诗者戒。

那么该如何读书呢?

和尚以为,最基础的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国诗歌三千多年发展历程,其中名家辈出,体裁多样,穷尽一生也不可能读完,也没必要读完。这其中就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了。比如,其一,诗词的发展历史需要了解,其中的代表诗人和作品要有所了解。其二,诗词的理论知识需要了解,知名的诗话词话,需要翻阅。其三,各种流派和风格需要辨识,比如:诗和词的区别,绝句和律诗的区别,律诗和古风的区别,古体诗和乐府诗的区别,古风歌形体之中各个门类比如(曲、行、个性、谣,辞、吟等)细微的差别;反观词,则需要了解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花间体的特点等等。这样对诗词的认识才能更深切,更细致,下笔之时才会有章法可循。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读书也没有读完一说。知识体系好比一个书架,要不断充实丰富才好。陆游八十多岁时,仍然手不释卷,读书不辍。欧阳修在写作方面以勤学苦练著称于世。他说:“为文有三多。”即看多、做多、商量多。他还善于利用零星空闲时间进行构思。他曾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建立知识体系,此为“博”,然学诗,还需要“约”,即精。

关于“精”,和尚以为有两种含义。其一,要精读、细读、慢慢读。读书不可草草读过,要放慢节奏,细致推敲,仔细揣摩。古人之作品,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读得太快,只留下一个印象,其实没多少效果。特别是诗词,一定要精读,所谓:枕藉观之,酝酿胸中是也。

其二,学诗亦不可四处拜师,见异思迁。诗是有传承,有风格的。和尚以为,选择和自己脾气、秉性、经历、思想等接近的诗人,努力攻进去,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效果要好很多。比如,江西诗派诗宗杜甫,江湖诗派诗学姚合,苏轼诗类元白,姜夔对天随子陆龟蒙顶礼膜拜等。如此学诗,才能学得深,学得切。

宋代吴可有诗曰:“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学诗要入心了悟,才可建立自己的风格和志趣。

然则,和尚必须要说清楚。学诗不可只读诗,也要去旁收博取才行。清朝李沂《秋星阁诗话》说:“读书非为诗也,而学诗不可不读书。诗须识高,而非读书则识不高;诗须力厚,而非读书则力不厚;诗须学富,而非读书则学不富。”此书即非专指诗书之书。诸子百家,学有余力者也应该涉猎,如此才能跳出诗书固有之模式,寻找出适合自己的风格;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思考,单纯文字技巧也只是诗之表。唯有深刻的思想,深沉的寄托才是诗之骨。

按照黄永武先生之说法,诗有三境,读者对诗的悟境,诗本身的诗境,和作者的心境。唯有兼容并蓄,多闻博采,才能加深对诗的理解与认知,才能探寻诗的真正美感,自己写诗时,作品才有厚度和深度。

简言之,读史以明心,知兴替,识天道人伦;读经以见性,知荣辱,守本心道统;读子以炼心,博见闻,以触类旁通;读集以养心,培根本,以见天地本真。

反观如今之学诗者,要么不读书,读三五十首作品就匆忙去写;要么读而不得其法,或者越读越懵,或者走入极端。如此学诗,怎能算入门正?更有甚者,只知皮毛就浅尝辄止,反以为足够,其实不过是瞎子摸象而已。《一代宗师》中有这样一句话: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学诗读书亦是如此: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那么,学诗仅仅读诗,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就够了么?当然不是,黄永武先生曾说应该:分平仄以辨格律,知历史以定是非,广学识以明诗义,富历练以察兴会,熟诗法以识匠心。这些就留待和尚后文慢慢细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67

金钱

30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0753
沙发
发表于 2020-11-18 12:15: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诗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金钱

55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3493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8 14:29:48 | 只看该作者

知易行难,读书学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67

金钱

30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0753
地板
发表于 2020-11-19 15:48:45 | 只看该作者
左岸春风 发表于 2020-11-18 14:29
知易行难,读书学习吧

一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金钱

55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34938
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9 21:09:36 | 只看该作者

赠君四字言,与诗兄共勉:厚积薄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服务支持:DZ动力|飘墨诗词论坛  

GMT+8, 2024-4-26 21:26 , Processed in 0.1226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