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诗词赏析] 六神磊磊读唐诗:好“冷”的上官婉儿

[复制链接]

3127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4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00:0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冷”的上官婉儿
原创 帅呆的sixgod 六神磊磊读唐诗 2021-12-24 14:50

文∣ 萧十一


公元665年,大唐某监狱里,有对卷入政治斗争的父子被处决去世了。连同家里所有女眷,甚至有位尚在襁褓的小女孩也都被打包没入掖庭,充为官婢。

这对被处决的父子复姓上官,儿子叫上官庭芝,是个不大出名的人物。但他的父亲和女儿却都过于出名出色,父亲是早已威名赫赫的宰相上官仪,而被没入掖庭的小女儿则是后来同样大名鼎鼎的“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因替高宗起草欲废武则天诏书的上官仪父子被整死,最直观的影响是政坛上的,它直接宣告了高宗皇帝大权旁落,而一代女帝武则天强势崛起,得以大权独揽。

向来支持李唐的上官一家注定没希望了,那位自小就被没入掖庭的官婢小上官婉儿这辈子似乎就这样到头了,注定会被埋没了,谁还能来拉她一把呢?

不难想象,长期处于宫廷里最底层生活的她,其日常大概就像白居易的诗: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所幸当一个人依赖不了家庭的时候,起码还能依赖她自身。身处宫廷最底层里的上官婉儿,默默努力着,她不但将继承祖父上官仪的事业,还将继承他的诗才。

机会的光芒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即便这光如“隙中驹,石中火”般一闪即过,他们也将牢牢将其攥住,绝不放过。



机会很快,说来就来。

有一次正值武则天出题考验时,十三四岁就聪慧异常,才华出众的上官婉儿顿时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当场直接被武则天发掘、欣赏并提携。

就像周星驰演的唐伯虎,从低级下人9527一跃成为高级伴读书童华安。而上官婉儿呢,则一下子从奴婢转变成武则天的私人高级助理。

但要知道,在喜怒无常的女皇武则天身边做事,天知道得多么的小心谨慎。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点也不为过。

即便是从小在宫廷里长大,察言观色已是本能的上官婉儿同样避免不了犯错。《旧唐书》里说的极为轻松:“则天时,婉儿忤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

违忤旨意,本又犯死刑上官婉儿,却又一次因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据说上官婉儿将其疤痕点缀成梅花,使得“梅花妆 ”得以在唐朝再度兴起,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切谈资。而那好看的梅花背后,所藏有的一切惊心动魄和凛冽冰凉,则容易被人轻易忽略。

自此,上官婉儿开始精心伺奉,曲意迎合女皇,如此随着两人搭档时间越长,上官婉儿也越得武则天信任,以至于当时发布的诏敕多出于上官婉儿,时称“内舍人”、“巾帼宰相”。武则天是女帝,她便是“女相”。

而到了705年,宫廷里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复辟。作为武则天得力的“旧臣”,精明的上官婉儿却能够波澜不惊地平稳过度,甚至得以更进一步,被封为昭容,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一时威风极盛。

但这样的上官婉儿,似乎也没太大的安全感。她的诏令中不断“推崇武氏而排抑李唐”,乃至依附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并与其私通。

尽管这样,上官婉儿也并无真正的安全感。当愤怒不甘的太子李重俊杀武三思于其府第,并诛其亲党时,点名要杀上官婉儿,并且到处搜捕上官婉儿,完全是不死不休的劲头。

结果是太子李重俊被反杀,上官婉儿侥幸逃走,但那一路仓皇出逃的心境是如何的恐慌悲凉,则不言而喻。



但上官婉儿除了参决日常政务外,幸好她还拥有诗歌。宫廷政治上的她战战兢兢,诗歌活动中的她则气定神闲,轻轻松松。

当时唐诗江湖里有两大天王高手,分别是宋之问和沈佺期,江湖人合称“沈宋”。这哥俩各有所长,彼此不服,终于有一日,二人于朝廷举办的“彩楼诗会”狭路相逢,势要杀杀对方的往日威风。  

而要担任这一盛大诗会的裁判,不是说你位高权重就能去指手画脚,去瞎评判的。这是非得具有真才实学、如炬慧眼之人不可。要能说得出每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而不是只能跟着附和说句“俺也一样”。而当时具有这般鉴赏力的人,不是什么王子皇孙,翰林学士等一众男性,而独独是作为女诗人的上官婉儿。  

而这一次的“彩楼诗会”的结果是写出“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足够自信的宋之问获胜,而写出“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足够谦逊但又相对丧气的沈佺期惜败。对于这一评判结果,众人皆服。

这不由令人想起,相传上官婉儿将生时,母亲梦见一个巨人,给她一秤道:“持此称量天下士。”待如今上官婉儿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时,果然如一位持秤的诗歌女神,用她自身的智慧、学问和审美盈盈大方地“称量天下士”。



除了最为有名的大型的“彩楼之战”外,上官婉儿还曾经常劝说中宗李显,应当将写诗这项交流活动常态化。并且具体落实该项目,一是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二是广召当朝词学之臣。以此赐宴游乐,赋诗唱和。

而对于这些大臣所作之诗,中宗李显往往都会令“诗歌裁判”上官婉儿进行裁决,而名列第一的,往往赐金爵,极为荣耀。完全不是你今天参与的那些送充电宝般的征文大赛能够比拟的。以至于朝廷内外吟诗作赋,一度靡然成风。  

那么能够“称量天下士”,评判天下诗歌好坏的上官婉儿,会不会眼高手低呢?  

其实她自己写诗其实也不赖,甚至相当敏捷。对于这般的宫廷诗上,甚至当得上杜甫曾赞誉过李白的“敏捷诗千首”。

她常常能够代帝、后、长宁、安乐两位公主同时赋诗,注意是同时数首一起,且能做到“众篇并作而采丽益新”。要知道,这类极容易形成固定套路,各种套话的“领导诗”极不好写,而她却往往能够写出水平,翻出新意。  

我们先看一首她关于日常应制的诗,叫作《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我们会发现这已然是一首较为难得的成熟的五言格律诗,非但二三联对仗工整,“攀条”、“摘蕊”、“春至”、“秋还”等等都相对,平仄也同样规律和谐。

同时能够以细腻独特的女性视角,将剪彩花的过程及所剪彩花能够以假乱真的美妙,且比树木所开的真花更能长存的特点一一抓捕,并且成功描写出来。

关于剪彩的诗,被上官婉儿评判过的沈佺期和宋之问其实也都交过类似的作品。  

沈佺期的《剪彩》有:“弱蒂盘丝发,香蕤结素成。”  

宋之问的《奉和圣制立春剪彩花应制》有:“蝶绕香丝住,蜂怜彩艳回。”

不说上官婉儿比这两位当时的天王级高手更强,但在这同为应酬的宫廷诗上,上官婉儿这首问话般清新自然的“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也并不显得逊色。

现代学者郑振铎说这首诗正是律诗时代的最格律“矜严”之作。

我们能够发现,关于“宫廷诗”的创作,她不仅有对祖父上官仪“上官体”的形式技巧有所继承,同时在抒情和格律方面上甚至对之前的“上官体”有一定的超越。  

但这都还不算是上官婉儿最好的诗作。  



我们再看她最好的一首诗,跟那些日常绞尽脑汁、需要独出心裁用思力写的一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领导应酬诗”都没关系,而是只关乎自己内心最真挚、诚挚的情感。

这首诗叫作《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在这首诗里,我们再看不到什么“巾帼宰相”、“裁判女神”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女强人身影。在这首吐露心声的诗里,她是那么的冷,那么的无助。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就是只是一个身处秋天,思念远人的女子。当然,这里面也不无有屈原《湘夫人》里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相去万余里”、“思君令人老”的影子,更添几分温存的思念感。  

而接下来的“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说的很美,同时又很孤单。这真是女性独有的句子,哪怕隔了一千多年的光阴,唐代和今天的生活也完全不同,而看到现代诗人余秀华写的“天亮了,被子还是冷的”诗句时,真是令人相信女性的心、人类的心始终都是相通的。它明明那么怯懦、那么柔软,但又偏偏有股沛然莫御的能够触动、乃至击溃人心的至强力量。

她说“欲奏江南曲”,想奏极欢快的曲子,但又实在没有这样的心情。便只好“贪封蓟北书”,想去写信,寄给那尚在蓟北的远人。 但“书中无别意”,所写没什么别的意思,只不过我一个人“惟怅久离居”,我们的分别已太久太久了。全诗至此而止,但这诗里女子的思念却仍余味无穷。

也只有看到这首诗时,我们才能留意到属于上官婉儿平日掩藏起来的寒冷和忧伤。我们好像一直都忽略她从小就少有人陪伴,长大也始终一个人闯荡的现状。始终把她只当做一位天生就才华横溢的裁判、一位精明强干的女相,似乎她有事业就够了,谁还能想到,或者谁又还去在乎她的情感呢?

而当她自己倾吐衷肠时,我们才能意识到她也有自己思念的人,也有想依靠的人。尽管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亦或许根本没有这个人,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希望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给予她安全感,更给予她温暖。而这时候卸下厚重铠甲,柔软忧伤的她,或许才是真实的她。

当我们再跳出这首诗的本身,从整个初唐的诗坛再看,会发现这首诗是难得的克服了初唐诗歌里只重形式,而忽视情感弊端的一首诗。它真挚且深情,生动又温情,从某种意义上当得上是“宫廷诗的自赎”。  

清代文人陆昶说:“昭容才思鲜艳,笔气疏爽,有名士之风。”  

现代大家施蛰存也曾说过:“五言律诗的格调形成于武后朝,文学史上虽归功于沈、宋,但我想上官婉儿也一定有一份功绩。”   

可以说,诗坛上的上官婉儿接过了祖父上官仪的旗帜,虽然今天留下来的诗歌不多,但也算是再次延伸、丰富了“上官体”,同时又为之后的五言律诗进行了部分开拓。



最后,上官婉儿在政治斗争中的结局和上官仪也很像,都没有好下场。

老板从武则天到李显,再接着朝廷渐渐分为两大阵营的对峙,一边是韦皇后,一边是太平公主。极大部分人都是坚定地选择站其中一边,而精明的上官婉儿和大家都不一样,总能够及时的各种横跳。但跳得多了,总有脚滑的时候。

韦皇后得势时,一方面疯狂劝进韦皇后行“武则天故事”,想让她做女皇。

但另一方面呢,在2013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新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铭》里记载说:“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昭容泣血极谏……先帝自存宽厚,为掩瑕疵;昭容觉事不行,计无所出……请饮鸠而死,几至颠坠。”  

说当韦皇后专权,欲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时,上官婉儿又曾四次向中宗各种进谏,但也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以至于她最后直接喝毒药,以死相谏,幸亏得到太医的紧急救治,这才得以保命。  

但尽管如此,在李氏一族的眼里,上官婉儿“推武抑李”的黑历史,仍然是洗刷不掉的。  

当韦皇后毒杀中宗李显,正要独揽大权之际,上官婉儿又极为果断地选择太平公主的阵营。上官婉儿当即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尤其是为了遏止韦皇后一方,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后为皇太后摄政。 可以说,此举为之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唐隆之变”,扳倒韦皇后一党提供了宝贵的缓冲和准备时间。  

但这一次的有功之臣,看似及时转弯跳车的上官婉儿却没能平稳过度。等到听说李隆基即将入宫时,上官婉儿拿着她与太平公主所拟的遗诏时在宫里一分一秒寂静地等待时,无疑是将这份小小的轻轻的遗诏,一度当做自身重重的保命符,其内心的忐忑、紧张、不安、恐惧可想而知。

结果李隆基本人来都没来,来的是李隆基的亲信刘幽求,上官婉儿赶紧拿出她眼里重如泰山的遗诏,表示自己始终是和李唐站在一起的。轻轻接过遗诏的刘幽求则表示会为她说情的。

而结果呢,《资治通鉴·唐纪》记载的也很明了:“幽求为之言,隆基不许,斩于旗下”。  

在初唐这段变幻莫测又波云诡谲的政治斗争里,上官婉儿就像是一只深陷巨大漩涡之中的小船,无论你怎样见风使舵,怎样瞻前顾后,哪怕一时能够奋力地击楫中流,努力地惊涛拍岸,想要不断争渡到一个又一个安稳的对岸,最终却都将云帆折去,船板断裂,被潮水淹没,被鱼虾分食,被泥沙掩埋,无可避免地沉沦下去。同样的,另一位我们曾经聊过爱各种投机的大诗人宋之问,也是如此。  

而等到了开元年间,大概是太平公主请求为其编集文集时,对此李隆基却完全接受,立刻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并且令是当时号称一代文宗的“燕许大手笔”之一的张说为其作序。  

序言较长,但其有这样几句“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之道不殊”。说过去的才女里,哪怕是汉朝的班昭,晋朝的左棻也都比不上她。

可见,作为精明强干的投机政客,上官婉儿最终无疑是失败的。但是作为细腻温情的女诗人,上官婉儿则是氤氲在露浓凉被间的暗香,轻笼在锦屏上的清冷月光,舒缓悠远的从诗里千古照耀下来,冷冷的,轻轻的,四无云翳,一片皎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91

金钱

10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6876
沙发
发表于 2022-8-30 01:12: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跌宕起伏的一生!

点评

确实,她的经历太复杂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30 17: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7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45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17:55:59 | 只看该作者
春水 发表于 2022-8-30 01:12
跌宕起伏的一生!

确实,她的经历太复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服务支持:DZ动力|飘墨诗词论坛  

GMT+8, 2024-4-28 19:30 , Processed in 0.2831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