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8|回复: 2
收起左侧

[诗词赏析] 六神磊磊读唐诗:曹操:第一个诗歌天团的领军人

[复制链接]

3127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450
发表于 2022-9-5 00: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操:第一个诗歌天团的领军人

文∣ 萧十一



中国诗歌的江湖,起源之初总是单打独斗的。各路诗人彼此相安无事,各自为营,你打一招“燕燕于飞”,我创一式“绿竹猗猗”,同时各地的“关关雎鸠”、“蒹葭苍苍”等诗句不断冒出,大家纷纷点赞,也各有各的好看。这时候的诗歌江湖已然粗具规模。

这时候的诗歌江湖,天真浪漫,大多直来直去,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这是秦、郑、卫、唐、邶等多个地方的诗人彼此无意间合力挖掘并开创出来的,他们彼此茫然无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以至于孔子编撰《诗经》的时候,几乎每一首诗的作者都留不下确切姓名,只知出自何方,不知出自谁手。

直至“楚臣去境”,词赋悬日月的屈原的出现,诗歌的江湖里才迎来第一尊有名有姓的超一流高手。他是混沌朦胧的世界里光艳万千的日月,在其周边也悬浮着宋玉、景差等三三两两的晶莹星体,以“楚辞”体将迷迷糊糊的诗歌江湖又照亮了一大块。但尽管如此,他们同样还是单打独斗,自言自语,各自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而且哪怕伟大如屈原,其诗歌创作也不得已而为之,他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歌文学独立的价值,诗人的自觉与反省,还有待后来人继续开拓新的天地。



当时间很快来到汉朝,这时候最杰出、最厉害的诗人们大多也无名,就像过去庄子说的“圣人无名”。他们也不无流露些道家一般及时行乐,相对消极的人生观。但同时,他们也与《诗经》里的诗人们一样温柔敦厚,深情缠绵,且同时也有了新的开创。像“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等等杰出作品,这些组合成集的《古诗十九首》已是公认的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但是同样很遗憾,这一批“招式”简单质朴但足够功力的诗人们也都没能留下确切姓名。

渐渐地,时间悄然来到建安,这是东汉时期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一提到这个沧海横流,时局板荡的时代,大家似乎更多关注留意到以及更熟悉的还是许许多多的“三国”故事,董卓、袁绍、曹操、刘备、孙坚等等英雄辈出,豪杰并起,各种建功立业、杀伐不歇。从而相对容易忽视这个人民朝不保夕,英雄时不我待的时代,其实也是一个关于诗歌创作、诗歌觉醒的最好时代。

我们不再从罗贯中般“尊刘贬曹”般的政治角度出发,从诗歌文学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所谓的“魏蜀吴”三块版图的差距,会比军事地盘上的差距更大。主角将不再是那些赫赫有名的刘皇叔、卧龙凤雏、五虎上将,对于文学上的创作,他们几乎都是打酱油的。唯一有些地位的拿得出手的还是诸葛亮,两封忠肝义胆的《出师表》、一封语重心长的《诫子书》。隔壁邻居家的吴地,其相关诗歌文化建设也是相当贫瘠的。至于真正的主角,将在魏地隆重登场。



建安九年,曹操占据邺城后,并以此为都城。已然于中国北方“外定武功”的曹老板于百忙之中也没忘了“内兴文学”,甚至一度是当做重点工作来抓的。

他一度宣扬自己“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昼则讲武事,夜则论经书”,行军打仗和文学创作我都是认真的,能打的能写的都来吧,骗人是小狗。非但是他一人,他的儿子们也纷纷响应,当事人曹丕就深情回忆,五岁时父亲教射箭,六岁教骑马,十岁便乘马得脱。且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曹植更不用说了,于写文章上被称为“绣虎”,是搞文学树立的最佳的形象代言人。

事实证明,曹操的宣传工作做的不赖。很快数年之中,一大批饱经战乱之苦的迷茫文人们纷纷找到方向,赶赴邺城,一时间群贤毕至,热闹非凡。其中包括孔子的后代孔融、曾经撰写檄文大骂过曹操的陈琳,一度流落在外的江南才子王粲、乃至从匈奴归来的女诗人蔡文姬等等大高手都纷纷云集于此,尤其是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在内的有七大高手在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中不断脱颖而出,时人号称“建安七子”。

他们战时随军,归来作诗,都有极高的创作天赋和水平,再加上切身实际的体验征战之苦,时局之乱,且彼此批评、讨论、交流,一时间写出了许多诸如“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等等悲凉古直的时代之作。

那么引领这个时代诗歌潮流的建安诗坛掌门人,是“才高八斗”的曹植呢?还是“孔子后人”的孔融,又或是“天才少年”王粲呢?正确答案是,曹操本人。



曹操其实很早之前就开始从事诗歌文学的创作,但他不同于寻常士人才子那般寻字摘句,并且眼里着意的只是些柔靡的风花雪月。他非但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优秀的政治家,同时还拥有着超群的诗人气质。

所以他的角度,他的眼光都是有别于那些无病呻吟,只顾伤春悲秋的寻常诗人的,他的诗歌往往是用来记录实事的。我们说杜甫的诗是唐朝的“诗史”,那么曹操的诗则是汉魏时期的“诗史”。灵帝时期,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张让对峙失败,以至于董卓进京,火烧洛阳。他在《薤露行》中目睹“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面对朝廷倾覆,宗庙衰亡,他一度像微子一样哀伤。

但这仅仅还只是开始,等到了《蒿里行》时,国家更加动荡,百姓更加不安,曹操的诗也更加的悲凉。在“兴兵讨群凶”未果的情况下,“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袁术在南方自己称帝,袁绍在北方准备另立皇帝。而人民呢?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从某种意义上,这比后来杜甫笔下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令人惊心动魄。

但他还不仅仅只是沉浸于乱世的悲凉,从而只是单纯的感叹、感伤。与此同时更生出的是一份扫荡一切混乱,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等到北征乌桓时,这种建功立业的雄心尤为强烈,其《步出夏门行》里的大多诗句都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内容,像什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都清晰可见曹操那一份独一无二的气势。

有的人写诗偏重于“才”,就像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用足够美的词语,选足够美的意象。有的人写诗则偏重于“情”,就像曹丕,“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而曹操是用“气”写诗,对于世俗的规矩也几乎不管不顾,全凭胸中一荡,所有的凌云豪气便纵横纸上,不加雕琢,不加细想,便是“至我碣石,怅我东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天气肃清,繁霜霏霏”、“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即便是这样的佳作,都还不算是曹操最好的诗作。



苏轼的《赤壁赋》里曾夸耀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令曹操这一世之雄,于酾酒临江之际,让苏轼与后人无限遐想其风流、豪迈、慷慨、雄浑的横槊所赋之诗,就是千百年来都鼎鼎大名的《短歌行》。

但其实关于这首《短歌行》的创作时间,历来众说纷纭,如苏轼与客人认为是赤壁大战前夕。但此外还有同荀彧等大臣“唱和说”、“招待宴会说”、“求贤说”等等。创作时间虽然不定,但在《步出夏门行》等组诗之后,应当是毫无疑问的。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自此无数人在失意,感到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时,都开始对酒当歌,都开始借酒消愁,想着的就真是及时行乐。曹操反而没有,在这种“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环境里,激发的是他的慷慨之意,雄壮之气。《史记》里的项羽“悲歌慷慨”,这里的曹操也是一样的“慨当以慷”,其情感激动不可遏止。

等到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直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时,真是能感到曹操的潇洒肆意,这本都是《诗经》里的句子,他直接就拿来用了,且不加任何掩饰。这些句子符合我此刻的情感,我就直接用来抒发的情意,无所顾忌,这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的表现。但同时偏偏他用的非常好,非常贴切,已然使得这些诗句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成为了他曹操的句子。这也当真是求贤若渴,乃至之后说自己“心念旧恩”,担忧这些贤才们“何枝可依”,也都是如此。

等到了最后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时,当真可见其“包藏宇宙之机”和“吞吐天地之志”。如此胸襟,也正和之前《观沧海》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交相呼应。

关于这一首诗的好评已然太多,哪怕是在最为“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里也曾大气磅礴地上演,在“宴长江曹操赋诗 ”中都有很精彩的描写:

曹操正笑谈间,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操问曰:“此鸦缘何夜鸣?”左右答曰:“鸦见月明,疑是天晓,故离树而鸣也。”操又大笑。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

关于这首诗的好,以至于《三国演义》都太难黑,是故只有编撰一个曹操吟诗之后以槊杀掉刘馥的故事,但历史上《三国志》记录的刘馥实是因病而逝。

关于曹操的诗,即便是将其列为下品的钟嵘,也不得不承认“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曹操虽然一心想“天下归心”,且为之不懈努力,但终究没能够一统天下。

但在当时的建安诗歌的江湖里,他却是当之无愧的开创者、领军者。他率领着中国诗歌历史上第一个“三曹七子”的男子天团,继伟大的屈原之后又一次撑起并开拓了中国诗歌的苍穹,恍若一颗最为耀眼明亮的北极星,将为后世一代代迷茫无措的找不到方向的诗人们不断指明道路,找到方向。

许多年之后,一群找不到诗歌方向的诗人之中,有一位孤独了很久的叫陈子昂的诗人,突然大声狂呼:“汉魏风骨,汉魏风骨!”沿着这个路子不断深入,终究也成为一代大诗人。

稍后一点的李白也疯狂推崇:“蓬莱文章建安骨。”

杜甫也说:“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其实文学本身就是有足够的独立意义,诗人们完全也是可以凭借文学伟业获得不朽的。这就是曹丕所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它完全可以“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操其实可以不在意最终能不能“天下归心”,或者说一定要做大一统的帝王,大概他自己也曾逐渐试图放下,以至于说“若天命在我,我为周文王”。但在建安的诗坛里,他已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他虽未完全平定这个人间的乱世,却悄然开创了第一个诗歌的盛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650

贡献

0

威望

版主

Rank: 3

积分
18810
发表于 2022-9-5 1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它完全可以“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点评

建安时代确实很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5 18: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7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450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18: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陌上尘 发表于 2022-9-5 10:30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它完全可以“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1_1 ...

建安时代确实很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服务支持:DZ动力|飘墨诗词论坛  

GMT+8, 2024-3-29 22:12 , Processed in 0.1582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