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诗词赏析] 欧德绪诗话:避熟与化用 ——由“绿”字活用生出的问题

[复制链接]

3127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4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00:2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避熟与化用
——由“绿”字活用生出的问题


“绿”字是形容词,在诗词中常活用作使动用法的动词。说起这样的活
用,很容易想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南宋洪迈《容斋随笔》说,
其中的“绿”字初为到,又改为过,改为入,改为满,“凡如许十许字,始
定为绿。”⑴ 这个改字的故事,一直受人称道。

然而,钱锺书先生对此提出了质疑。在《宋诗选注》中锺书先生说:“‘绿’
字的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
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
草’……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
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
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
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⑵
锺书先生并没有下结论,但是,从他提出的一连串问题中,不难读出他
的看法。以王安石的学问功底,不大可能不知唐人用“绿”的诗句,也不大
可能忘记,因此,王安石的改字是“欣然沿用”,是“不能出奇制胜,终于
向唐人认输”的可能性较大。经锺书先生发问,王安石改字的精彩不免大打
了折扣。所谓“沿用”“认输”,分明是说王安石已非赞“美女如花”的第一
人。刘熙载《艺概》云:“诗要避俗,更要避熟。”⑶“沿用”“认输”岂不等
同于未能避熟。

当然,对锺书先生的看法自有不同意见。1987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的《宋诗鉴赏辞典》便有针对性地评说:“毋庸讳言,用‘绿’字描写春风,
唐人不乏其例……都为王安石提供了借鉴,但从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上来
说,上述数例,都未免逊色,因此本句可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⑷借鉴而
做到了青胜于蓝,这无疑是说王安石成功地化用了前人的佳句。

这样一来,我们到是有了一个选择题需要思考:“春风又绿江南岸”是
未能避熟呢,还是精彩化用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再品一下《容斋随笔》中的故事。洪迈也
是一位有名的饱学之士,按理他也应该知道唐人有妙用“绿”字的诗句,但
他为何不提这一点呢?是不是在洪迈看来,“又绿江南岸”的精彩跟避熟、
化用并没有什么关系呢?

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留意,那就是王安石之后,“绿”字的这种用法在
诗词中愈发多了起来。且每个朝代略举数例如下:
春风自绿原头草,不管人间殄瘁悲。——宋·刘克庄《挽丘大卿二
首·其二》
羊角山高锁战尘,春风吹草绿孤城。——宋·汪元量《临川水驿》
春风又绿池塘草,清梦从今只惠连。——宋·韩元吉《元夔以诗留别用
韵示之 其一》
多事春风,年年绿遍江南草。——元·吴存《点绛唇·春梦》
青山坐对幽人老,依旧春风绿庭草。——元·耶律铸《过庖丁故居》
春风已绿燕山草,征袍又映皇陵道。——明·王樵《送人上陵》
春风吹绿庭前草,夜雨新开屋角花。——明·柯潜《饮洗马杨维新宅》
春风渐绿池塘草,魂断西堂梦醒初。——清·严锦《岁暮·其一》
春风来几日,已绿窗前草。——清·戴亨《戒除草四首·其一》
春风何事绿垂杨,牵惹江边离绪一般长。——近现代·吕小薇《虞美
人·送别衡九去赣州》
春风又绿江南草,游人竞放江南棹。——近现代·朱自清《菩萨蛮》
春风先绿越王台,老紫新红次第开。——当代·何永沂《贺广东中华诗
词学会成立》
我马既黄千里足,春风不绿老人头。——当代·聂绀弩《自遣》
读着那么多诗句,感觉后来的诗人,全不把唐人的妙用看作专利,也不
认为再说一次“美女如花”有学舌之嫌。但是,问题又好像并不这么简单。
至少在王安石之后,“绿”字的活用已熟之又熟,这应该是事实。那么又冒
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诗人们难道都是跟王安石一样,避无可避,于是借鉴来
化为自己的精彩?

是不是成功化用,这个问题诗人自己说了恐怕也不顶用。这应该由读者
来评说,虽然读者的意见也会多有不同,但是有文本在,这是最可靠的事实
依据。
例如聂绀弩的“春风不绿老人头”,显然用出了新意。 “绿”字所含有
的“青绿”与“乌黑”二义在这里都用上了,春风给大地带来的是青绿色,
但它并不能使老人的白发变黑,让衰老变回年轻。“不绿老人头”,既生动又
幽默,若联系其全诗来读,更可品出其中对荒唐年代荒废岁月的牢骚与自我
调侃。如果说诗人对“春风又绿江南岸”有所借鉴,那么在此处无疑是化为
了自己的精彩。再看朱自清的“春风又绿江南草”,一下子就让人想起王安
石的句子,除了“熟”,还要再读出点新意来,恐怕很难。要说这也是成功
化用,恐怕很难得到认同。因此,对“绿”的活用是否可以这样说:尽管前
人不避“熟”,借鉴者很多,但毕竟太“熟”了,今人再用,还是要三思。
若用不出些微新意来,能避时且避之为好。
最后,再回到王安石“又绿江南岸”的选择题上来。借助现在的网络搜
索,可以发现唐人这般活用“绿”的例子其实并不多,还算不得常见、屡见,
也就是说还算不得“熟”,洪迈的视而不见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锺书
先生的质疑虽不无道理,但也并不需要因此而给“又绿江南岸”减分。再退
一步说,毕竟今人大多数记得的都是“又绿江南岸”,而非唐人诗句。
注释:
⑴洪迈著:《容斋随笔》,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 年,第 204 页。
⑵钱锺书选注:《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第 57 页。
⑶刘熙载撰:《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第 83 页。
⑷缪钺等撰:《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年,第 208 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0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3292
沙发
发表于 2022-10-9 08:02: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文。

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王荆公肯定知道啊,所以才反复修改,想尽量避开,但终究还是觉得绿字好。今天的人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就没意思了。

点评

赞同!苏兄这两个看法我都同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10 00:05
花甲归来仍少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650

贡献

0

威望

版主

Rank: 3

积分
18946
板凳
发表于 2022-10-9 11:3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陌上尘 于 2022-10-9 13:18 编辑

欣赏化用用好的话,会成点睛之笔。

点评

是的!有时甚至超过原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10 00: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7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45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0:05:09 | 只看该作者
成都苏刚 发表于 2022-10-9 08:02
欣赏佳文。

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 ...

赞同!苏兄这两个看法我都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7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450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00:05:46 | 只看该作者
陌上尘 发表于 2022-10-9 11:34
欣赏化用用好的话,会成点睛之笔。

是的!有时甚至超过原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0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3292
6#
发表于 2022-10-10 08:18:19 | 只看该作者
杨柳河桥 发表于 2022-10-10 00:05
赞同!苏兄这两个看法我都同意!

谢谢陈老师。

点评

所见略同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11 00:24
花甲归来仍少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7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450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00:24:40 | 只看该作者

所见略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服务支持:DZ动力|飘墨诗词论坛  

GMT+8, 2024-5-6 15:03 , Processed in 0.1818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